合并報表外幣折算差額怎么做財務處理
答:外幣報表折算差額會計處理大致有兩種方法:
(1)遞延處理。
在遞延法下,將折算差額列入所有者權益,并單列項目反映。遞延處理有利于保持會計報表有關項目原有的比例關系,便于進行財務比率分析。
(2)計入當期損益。
將折算差額計入損益,列入利潤表。這樣做的優(yōu)點是能真實反映企業(yè)所承受的匯率風險,但是將未實現(xiàn)的損益記入當期損益,有可能引起對會計報表的誤解。

外幣報表折算差額一般是正的還是負值?
1、外幣報表折算差額都會有正數(shù)或者負數(shù)。
2、主要原因是:
(1)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和負債項目,采用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折算,所有者權益項目除“未分配利潤”項目外,其他項目(如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等)采用發(fā)生時的即期匯率(即歷史匯率)折算。
(2)利潤表中的收入和費用項目,采用交易發(fā)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統(tǒng)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交易發(fā)生日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折算。
如果會計學堂有新加入的學員,具體外貿企業(yè)交易的細節(jié),可以來和我們討論一下,出錯是不行的。合并報表外幣折算差額怎么做財務處理?希望都能理解。












官方

0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094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