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料加工業(yè)務的會計處理

2019-04-24 12:22 來源:網友分享
3174
進料加工業(yè)務的會計處理,進料加工"是指從國外進口生產出口貨物所需的主要原材料、零部件、輔料和包裝材料等,自行加工生產或委托加工成成品后,出口銷售的一種貿易形式。進料加工業(yè)務的會計處理詳情請看會計學堂小編下面的文章。

進料加工業(yè)務的會計處理

答:舉個例子來說,A公司進口材料100萬元,當月進項稅為10萬,100萬元的進口材料生產150萬元的產品全部出口。內銷不含稅金額為10萬,稅金1.7萬,單證當月收訖,該企業(yè)征17%,退稅率13%

  二、進料加工方式進口,需要做手冊備案,假定免征進口環(huán)節(jié)增值稅、關稅

  借:原材料 100

    貸:應付賬款 100

  免稅申報時,計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在實務中需要海關根據分配率來計算,假定是3萬: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3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轉出) 3

  退稅申報時

  期末留抵稅額=1.7-(10-3)=5.3

 免抵退稅額=(150-100)×13%=6.5

  借:應收賬款——應收出口退稅 5.3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應納稅額) 1.2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6.5

 進料加工業(yè)務的會計處理

進料加工和來料加工的區(qū)別?

答:來料加工貿易即來料加工裝配貿易,也簡稱來料加工。是指進口料件由外商提供,進口時不付匯,制成品由外商銷售,經營企業(yè)收取加工費的加工貿易,進口 原材料的所有權和收益權屬于外商。來料加工裝配貿易是對外貿易的主要方式之一,是與一般貿易相對應的貿易方式。

進料加工是指國內有外貿經營權的單位用外匯購買進口原料、材料、輔料、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裝物料加工成品或成品后再返銷出口的業(yè)務。

     好了,關于“進料加工業(yè)務的會計處理”的問題就向大家介紹到這里,你應該清楚了吧?大家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線跟我們會計學堂的專業(yè)會計老師聯(lián)系,我們將隨時在線為您服務,歡迎您的提問!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相關文章
  • 財務系統(tǒng)與電子稅務局數(shù)據同步失敗怎么解決
    財務系統(tǒng)與電子稅務局數(shù)據同步失敗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其實很多學員們在實操的時候都有遇到過,簡單來說就是公司的財務數(shù)據如何和稅務局的系統(tǒng)進行同步,因為如果沒有同步數(shù)據的話,那么對于企業(yè)的稅務申報工作肯定是有所影響的。在下述內容中小編老師將會通過兩個方向來闡述數(shù)據沒有同步的處理辦法,希望大家都可以來閱讀下述文字,對你們學習肯定有用的。
    2025-10-14 20
  • 個稅匯算放棄退稅有影響嗎
    個稅匯算放棄退稅有影響嗎?按照小編老師所知,個稅納稅人需要每年度在次年的上半年期間針對上一年度的所得稅進行匯算清繳,匯算清繳會按照多退少補的原則進行的。如果納稅人匯算之后有多余的稅額退款,但是納稅人自己放棄申請退稅的權益,原則上沒有什么影響的,只不過納稅放棄之后就不會收到退款的。相關的介紹資料歡迎你們來閱讀下述文章。
    2025-10-21 3
  • 財報與申報表利潤差異怎么說明
    財報與申報表利潤差異怎么說明?通常來說,對于一些上市公司需要定期對外公布公司經營的相關數(shù)據,其中就會涉及到公司的經營利潤的數(shù)據。但是如果稅務機構你部門發(fā)現(xiàn)公司財務上的數(shù)據和申報納稅的利潤數(shù)據之間是不一致的,是存在差異的,那么則是需要公司財務人員對稅務機關部門說明原因,相關的處理步驟知識已經整理好給大家,歡迎你們來閱讀下述文章。
    2025-10-23 2
相關問題
  • 塑料加工的會計賬務處理

    你好,是取得加工收入一方?

  • 進料加工的會計處理和退稅申報

    按照現(xiàn)行會計制度的規(guī)定,生產企業(yè)免抵退稅的會計核算主要涉及到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和應收補貼款--出口退稅等科目。其會計處理如下:   (1)貨物出口并確認收入實現(xiàn)時,根據出口銷售額(FOB價)做如下會計處理:   借:應收賬款(或銀行存款等)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或其他業(yè)務收入等)   (2)月末根據《免抵退稅匯總申報表》中計算出的免抵退稅不予免征和抵扣稅額做如下會計處理: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3)月末根據《免抵退稅匯總申報表》中計算出的應退稅額做如下會計處理:   借:應收補貼款--出口退稅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4)月末根據《免抵退稅匯總申報表》中計算出的免抵稅額做如下會計處理: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應納稅額)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5)收到出口退稅款時,做如下會計處理: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補貼款--出口退稅   免、抵、退稅會計處理探討之二(對申報數(shù)據進行調整的會計處理)   對于按會計制度規(guī)定允許扣除的運費、保險費和傭金,在實際結算時與原預估入帳金額有差額的,可以在結算月份進行調整。   對于企業(yè)已經申報的數(shù)據發(fā)現(xiàn)錯誤的,不能夠直接調整原申報數(shù)據,而應在以后月份通過紅藍字調整法進行調整。   對于出口退稅申報與增值稅納稅申報不一致,產生差額的,須在下期進行帳務調整,相應的應同時調整增值稅納稅申報表。   由于以上原因需進行帳務調整的,其會計處理為:   (一)對本年度出口銷售收入的調整   (1)對于前期多報或少報出口,或用錯匯率,導致出口銷售收入錯誤的,在本期發(fā)現(xiàn)時,須在本期進行如下會計處理:   根據銷售收入調整額:   借:應收賬款(或銀行存款等科目)(前期少報收入的為藍字,前期多報收入的為紅字)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前期少報收入的為藍字,前期多報收入的為紅字)   (2)對于按會計制度規(guī)定允許扣除的運費、保險費和傭金,與原預估入帳金額有差額的,須在本期進行如下會計處理:   根據銷售收入調整額:   借:其他應付款(或銀行存款等科目)(藍字或紅字)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藍字或紅字)   當上期的《生產企業(yè)出口貨物免、抵、退稅申報匯總表》第2c欄免抵退出口貨物銷售額(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差額)不等于0時,須在本期進行如下會計處理:   根據免抵退出口貨物銷售額(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差額):   借:應收賬款(或銀行存款等科目)(差額大于0時為藍字,小于0時為紅字)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差額大于0時為藍字,小于0時為紅字)   注意事項:  ?、?出現(xiàn)上述情況進行帳務調整的同時,應在出口退稅申報系統(tǒng)中進行調整,調整的方法為在出口明細表中錄入一條調整記錄(正數(shù)或負數(shù))。  ?、?對于已在出口退稅申報系統(tǒng)中調整過的銷售收入,由于申報系統(tǒng)在計算免抵退稅不予免征和抵扣稅額時已包含該調整數(shù)據,所以在帳務處理上可以不對該筆銷售收入乘以征退稅率之差單獨調整主營業(yè)務成本,而是在月末將匯總計算的免抵退稅不予免征和抵扣稅額一次性結轉至主營業(yè)務成本中。   (二)對本年度出口貨物征稅稅率、退稅率的調整   對于前期高報或低報征稅稅率、退稅率,在本期發(fā)現(xiàn)的,應在出口退稅申報系統(tǒng)中通過紅藍字調整法進行調整,根據申報系統(tǒng)匯總計算的免抵退稅不予免征和抵扣稅額、免抵退稅額、應退稅額、免抵稅額等在月末一次性入賬,無須對調整數(shù)據進行單獨的會計處理。 (三)對上年度出口銷售收入的調整   (1)對于上年多報或少報出口,或用錯匯率,導致出口銷售收入錯誤的,在本期發(fā)現(xiàn)時,須在本期進行如下會計處理:   根據銷售收入調整額:   借:應收賬款(或銀行存款等科目)(前期少報收入的為藍字,前期多報收入的為紅字)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前期少報收入的為藍字,前期多報收入的為紅字)   根據銷售收入調整額乘以征退稅率之差: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前期少報收入的為藍字,前期多報收入的為紅字)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前期少報收入的為藍字,前期多報收入的為紅字)   根據銷售收入調整額乘以退稅率: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應納稅額)(前期少報收入的為藍字,前期多報收入的為紅字)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前期少報收入的為藍字,前期多報收入的為紅字)   (2)對于按會計制度規(guī)定允許扣除的運費、保險費和傭金,與原預估入帳(上年度)金額有差額的,須在本期進行如下會計處理:   根據銷售收入調整額:   借:其他應付款(或銀行存款等科目)(藍字或紅字)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藍字或紅字)   根據銷售收入調整額乘以征退稅率之差: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前期少報收入的為藍字,前期多報收入的為紅字)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前期少報收入的為藍字,前期多報收入的為紅字)   根據銷售收入調整額乘以退稅率: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應納稅額)(前期少報收入的為藍字,前期多報收入的為紅字)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前期少報收入的為藍字,前期多報收入的為紅字)   (3)當上年度12月份的《生產企業(yè)出口貨物免、抵、退稅申報匯總表》第2c欄免抵退出口貨物銷售額(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差額)不等于0時,須在本年度1月份進行如下會計處理:   根據免抵退出口貨物銷售額(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差額):   借:應收賬款(或銀行存款等科目)(差額大于0時為藍字,小于0時為紅字)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差額大于0時為藍字,小于0時為紅字)   注意事項:  ?、?出現(xiàn)上述情況時,只進行帳務調整,不對出口退稅申報系統(tǒng)進行數(shù)據調整。   ② 注意在填報《增值稅納稅人報表》(附表二)時,不要將上年調整的進項稅額轉出與本年出口貨物的免抵退稅不予免征和抵扣稅額混在一起,應分別體現(xiàn)。   ③ 在錄入出口退稅申報系統(tǒng)中的〈增值稅申報表項目錄入〉中的不得抵扣稅額時,只錄入本年出口貨物的免抵退稅不予免征和抵扣稅額,不考慮上年調整的進項稅額轉出。   (四)對上年度出口貨物征稅稅率、退稅率的調整   對于上年度出口貨物高報或低報征稅稅率、退稅率,在本期發(fā)現(xiàn)的,須在本期進行如下會計處理:   根據銷售收入乘以征退稅率之差的調整額: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藍字或紅字)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藍字或紅字)   根據銷售收入乘以退稅率的調整額: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應納稅額)(藍字或紅字)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藍字或紅字)   注意事項:  ?、?出現(xiàn)上述情況時,只進行帳務調整,不對出口退稅申報系統(tǒng)進行數(shù)據調整。  ?、?注意在填報《增值稅納稅人報表》(附表二)時,不要將上年調整的進項稅額轉出與本年出口貨物的免抵退稅不予免征和抵扣稅額混在一起,應分別體現(xiàn)。  ?、?在錄入出口退稅申報系統(tǒng)中的〈增值稅申報表項目錄入〉中的不得抵扣稅額時,只錄入本年出口貨物的免抵退稅不予免征和抵扣稅額,不考慮上年調整的進項稅額轉出。 免、抵、退稅會計處理探討之三(貨物出口后發(fā)生退關退運時的會計處理)   實行免、抵、退稅管理辦法的生產型出口企業(yè)在貨物報關出口后,發(fā)生退關退運的,應根據不同情況進行不同的會計處理。   (一)本年度出口貨物發(fā)生退關退運時   根據退關退運貨物的原出口銷售額沖減當期出口銷售收入:   借:應收賬款(或銀行存款等科目)(紅字)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紅字)   根據退關退運貨物調整已結轉的成本: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紅字)   貸:庫存商品(紅字)   注意事項:  ?、?當出口貨物發(fā)生部分退運時,沖減的銷售收入應按照該部分退運貨物的原始出口銷售額確定。  ?、?對于貨物出口時與退運時匯率發(fā)生變化的,應以貨物出口時的匯率為準。  ?、?發(fā)生退關退運業(yè)務,在帳務上沖減出口銷售收入的同時,應在出口退稅申報系統(tǒng)中進行負數(shù)申報,沖減出口銷售收入。   ④ 對于退關退運貨物已在出口退稅申報系統(tǒng)中進行負數(shù)申報的,由于申報系統(tǒng)在計算免抵退稅不予免征和抵扣稅額時已包含退關退運貨物,所以在帳務處理上可以不對退關退運貨物銷售額乘以征退稅率之差單獨沖減主營業(yè)務成本,而是在月末將匯總計算的免抵退稅不予免征和抵扣稅額一次性結轉至主營業(yè)務成本中。   (二)以前年度出口貨物在當年發(fā)生退關退運時   根據退關退運貨物的原出口銷售額記入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應付賬款(或銀行存款等科目)   調整已結轉的退關退運貨物銷售成本:   借:庫存商品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根據退關退運貨物的原出口銷售額乘原出口退稅率計算補交免抵退稅款: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   貸:銀行存款   注意事項:  ?、?當出口貨物發(fā)生部分退運時,應按照該部分退運貨物的原始出口銷售額計算補稅。  ?、?對于貨物出口時與退運時匯率發(fā)生變化的,應以貨物出口時的匯率為準。  ?、?據以計算補稅的稅率,應以貨物出口時的出口退稅率為準。  ?、?與本年度出口貨物發(fā)生退關退運不同,對于以前年度出口貨物在當年發(fā)生退關退運時,不在出口退稅申報系統(tǒng)中進行沖減。   (待續(xù))   免、抵、退稅會計處理探討之四(未按規(guī)定時間取得出口單證補稅的會計處理)   生產企業(yè)出口貨物,逾期沒有收齊相關單證的,須視同內銷征稅。具體會計處理如下:   (一)本年出口貨物單證不齊,在本年視同內銷征稅。   沖減出口銷售收入,增加內銷銷售收入。   借:主營業(yè)務收入--出口收入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內銷收入   按照單證不齊出口銷售額乘以征稅稅率計提銷項稅額。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注意事項:   ① 對于單證不齊視同內銷征稅的出口貨物,在帳務上沖減出口銷售收入的同時,應在出口退稅申報系統(tǒng)中進行負數(shù)申報,沖減出口銷售收入。   ② 對于單證不齊視同內銷征稅的出口貨物已在出口退稅申報系統(tǒng)中進行負數(shù)申報的,由于申報系統(tǒng)在計算免抵退稅不予免征和抵扣稅額時已包含該貨物,所以在帳務處理上可以不對該貨物銷售額乘以征退稅率之差單獨沖減主營業(yè)務成本,而是在月末將匯總計算的免抵退稅不予免征和抵扣稅額一次性結轉至主營業(yè)務成本中。   (二)上年出口貨物單證不齊,在本年視同內銷征稅。 按照單證不齊出口銷售額乘以征稅稅率計提銷項稅額。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按照單證不齊出口銷售額乘以征退稅率之差沖減進項稅額轉出。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紅字)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紅字)   按照單證不齊出口銷售額乘以退稅率沖減免抵稅額。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應納稅額)(紅字)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紅字)   注意事項:  ?、?對于上年出口貨物單證不齊,在本年視同內銷征稅的出口貨物,在帳務上不進行收入的調整,在出口退稅申報系統(tǒng)中也不進行調整。  ?、?注意在填報《增值稅納稅人報表》(附表二)時,不要將上年單證不齊出口貨物應沖減的進項稅額轉出與本年出口貨物的免抵退稅不予免征和抵扣稅額混在一起,應分別體現(xiàn)。  ?、?在錄入出口退稅申報系統(tǒng)中的〈增值稅申報表項目錄入〉中的不得抵扣稅額時,只錄入本年出口貨物的免抵退稅不予免征和抵扣稅額,不考慮上年單證不齊出口貨物應沖減的進項稅額轉出。   (待續(xù))   免、抵、退稅會計核算舉例   例1:某生產型外商投資企業(yè),2004年12月出口銷售額(CIF價)110萬美元,其中有40萬美元(FOB價)未拿到出口報關單(退稅專用聯(lián)),預估運保費10萬美元,內銷銷售收入(不含稅價)200萬元人民幣,當期進項發(fā)生額80萬元人民幣,該企業(yè)銷售的貨物的征稅稅率適用17%,退稅率適用 13%,美元匯率為8.27。則當期會計處理如下:   (1)根據實現(xiàn)的出口銷售收入:   借:應收賬款--XX公司(美元)9,097,0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外銷收入8,270,000   其他應付款--運保費827,000   (2)根據實現(xiàn)的內銷銷售收入:   借:應收賬款--XX公司(人民幣)2,340,0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內銷收入2,00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40,000   (3)根據采購的原材料:   借:原材料4,705,882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800,000   貸:應付帳款5,505,882   (4)根據計算的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   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1,100,000-100,000)×8.27×(17%-13%)=330,800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330,80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330,800   (5)計算應退稅額、免抵稅額   期末留抵稅額=-(340,000-(800,000-330,800))=129,200   免抵退稅額=(1,100,000-100,000-400,000)×8.27×13%=645,060   由于期末留抵稅額小于免抵退稅額,所以應退稅額=期末留抵稅額=129,200   免抵稅額=645,060-129,200=515,860   根據計算的應退稅額:   借:應收補貼款--出口退稅129,20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129,200   根據計算的免抵稅額: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應納稅額)515,86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515,860   例2:若該企業(yè)2005年1月出口銷售額(FOB價)80萬美元,其中當月出口有30萬美元未拿到出口報關單(退稅專用聯(lián)),當月收到2004年12月出口貨物的報關單(退稅專用聯(lián))20萬美元,內銷銷售收入(不含稅價)200萬元人民幣,當期進項發(fā)生額80萬元人民幣,當月發(fā)生一筆退運業(yè)務,退運貨物是在2004年12月出口的,退運貨物的原出口銷售額(FOB價)為5萬美元,該企業(yè)銷售的貨物的征稅稅率適用17%,退稅率適用13%,美元匯率為 8.27。則當期會計處理如下:   (1)根據實現(xiàn)的出口銷售收入:800,000×8.27=6,616,000   借:應收賬款--XX公司(美元)6,616,0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外銷收入6,616,000   (2)根據實現(xiàn)的內銷銷售收入:   借:應收賬款--XX公司(人民幣)2,340,0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內銷收入2,00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40,000   (3)根據采購的原材料:   借:原材料4,705,882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800,000   貸:應付帳款5,505,882   (4)根據計算的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   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800,000×8.27×(17%-13%)=264,640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264,64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264,640   (5)計算應退稅額、免抵稅額   期末留抵稅額=-(340,000-(800,000-264,640))=195,360   免抵退稅額=(800,000-300,000+200,000)×8.27×13%=752,570   由于期末留抵稅額小于免抵退稅額,所以應退稅額=期末留抵稅額=195,360   免抵稅額=752,570-195,360=557,210   根據計算的應退稅額:   借:應收補貼款--出口退稅195,36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195,360   根據計算的免抵稅額: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應納稅額)557,21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557,210   (6)根據退運貨物的原出口銷售額: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413,500   貸:應收賬款--XX公司(美元)413,500   (7)根據退運貨物原出口銷售額乘以退稅率補交免抵退稅款: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53,755   貸:銀行存款53,755   例3:若該企業(yè)2005年3月出口銷售額(FOB價)80萬美元,其中當月出口有30萬美元未拿到出口報關單(退稅專用聯(lián)),當月收到2004年12月出口貨物的報關單(退稅專用聯(lián))10萬美元,2005年1月出口貨物的報關單(退稅專用聯(lián))30萬美元,內銷銷售收入(不含稅價)200萬元人民幣,當期進項發(fā)生額80萬元人民幣,當月支付2004年12月出口貨物的運保費8萬美元,當月發(fā)生一筆退運業(yè)務,退運貨物是在2005年1月出口的,退運貨物的原出口銷售額(FOB價)為6萬美元,該企業(yè)銷售的貨物的征稅稅率適用17%,退稅率適用13%,美元匯率為8.27。則當期會計處理如下:   (1)根據實現(xiàn)的出口銷售收入:800,000×8.27=6,616,000   借:應收賬款--XX公司(美元)6,616,0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外銷收入6,616,000   (2)根據實現(xiàn)的內銷銷售收入:   借:應收賬款--XX公司(人民幣)2,340,0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內銷收入2,00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40,000   (3)根據采購的原材料:   借:原材料4,705,882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800,000   貸:應付帳款5,505,882   (4)根據退運貨物的原出口銷售額沖減當期出口銷售收入:60,000×8.27=496,200   借:主營業(yè)務收入--外銷收入496,200   貸:應收賬款--XX公司(美元)496,200   (5)根據計算的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   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800,000-60,000)×8.27×(17%-13%)=244,792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244,792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244,792   (6)計算應退稅額、免抵稅額   期末留抵稅額=-(340,000-(800,000-244,792))=215,208   免抵退稅額=(800,000-300,000+100,000+300,000)×8.27×13%=967,590   由于期末留抵稅額小于免抵退稅額,所以應退稅額=期末留抵稅額=215,208   免抵稅額=967,590-215,208=752,382   根據計算的應退稅額:   借:應收補貼款--出口退稅215,208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215,208 根據計算的免抵稅額: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應納稅額)752,382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752,382   (7)根據支付的2004年12月的運保費:   借:其他應付款--運保費661,600   貸:銀行存款661,600   (8)調整2004年12月預估運保費的差額:   調整出口銷售收入=(100,000-80,000)×8.27=165,400   借:其他應付款--運保費165,4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165,400   調整主營業(yè)務成本=(100,000-80,000)×8.27×(17%-13%)=6,616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6,616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6,616   調整免抵退稅額=(100,000-80,000)×8.27×13%=21,502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應納稅額)21,502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21,502   (9)對2004年12月出口,到期仍未收齊出口報關單(退稅專用聯(lián))的10萬美元視同內銷征稅:   對逾期單證不齊出口貨物計提銷項稅額:100,000×8.27×17%=140,590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140,59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40,590   沖減已結轉的主營業(yè)務成本:100,000×8.27×(17%-13%)=33,080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33,08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33,080   調整已辦理的免抵退稅額:100,000×8.27×13%=107,510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應納稅額)-107,51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107,510 分享到: (責任編輯:raymond)  根據計算的免抵稅額: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應納稅額)752,382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752,382   (7)根據支付的2004年12月的運保費:   借:其他應付款--運保費661,600   貸:銀行存款661,600   (8)調整2004年12月預估運保費的差額:   調整出口銷售收入=(100,000-80,000)×8.27=165,400   借:其他應付款--運保費165,4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165,400   調整主營業(yè)務成本=(100,000-80,000)×8.27×(17%-13%)=6,616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6,616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6,616   調整免抵退稅額=(100,000-80,000)×8.27×13%=21,502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應納稅額)21,502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21,502   (9)對2004年12月出口,到期仍未收齊出口報關單(退稅專用聯(lián))的10萬美元視同內銷征稅:   對逾期單證不齊出口貨物計提銷項稅額:100,000×8.27×17%=140,590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140,59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40,590   沖減已結轉的主營業(yè)務成本:100,000×8.27×(17%-13%)=33,080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33,08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33,080   調整已辦理的免抵退稅額:100,000×8.27×13%=107,510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應納稅額)-107,51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107,510 根據計算的免抵稅額: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應納稅額)752,382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752,382   (7)根據支付的2004年12月的運保費:   借:其他應付款--運保費661,600   貸:銀行存款661,600   (8)調整2004年12月預估運保費的差額:   調整出口銷售收入=(100,000-80,000)×8.27=165,400   借:其他應付款--運保費165,4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165,400   調整主營業(yè)務成本=(100,000-80,000)×8.27×(17%-13%)=6,616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6,616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6,616   調整免抵退稅額=(100,000-80,000)×8.27×13%=21,502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應納稅額)21,502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21,502   (9)對2004年12月出口,到期仍未收齊出口報關單(退稅專用聯(lián))的10萬美元視同內銷征稅:   對逾期單證不齊出口貨物計提銷項稅額:100,000×8.27×17%=140,590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140,59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40,590   沖減已結轉的主營業(yè)務成本:100,000×8.27×(17%-13%)=33,080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33,08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33,080   調整已辦理的免抵退稅額:100,000×8.27×13%=107,510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應納稅額)-107,51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107,510

  • 你好,有來料加工進出口全盤會計賬務處理相關資料嗎?

    你好同學,我這有一些課件,怎么發(fā)給你?

  • 老師,我們公司是來料加工,和進料加工的食品企業(yè),想問一下賬務處理我可以看會計學堂的哪個視頻呢

    你好,來料加工,和進料加工的食品企業(yè)如果出口的話可以學習出口行業(yè)實操,否則就是一般的加工企業(yè)實操

  • 老師:來料加工問:1、原料(客戶提供的)進倉時倉庫怎樣處理?2、進倉時會計賬務需要怎樣處理?3、車間領料時倉庫怎樣處理?4、領料時會計需要怎樣賬務處理?5、會計按照什么作成本處理?

    你好; 意思你們就是受托加工 。你們提供輔料和人員加工; 對方客戶提供主材是嗎。 這樣好判斷科目

圈子
熱門帖子
  • 會計交流群
  • 會計考證交流群
  • 會計問題解答群
會計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