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審計質量的具體意見在實際工作中如何落地
一、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審前準備工作。安排審計準備工作,要做到科學、合理,全面考慮,不能帶有隨意性;審計方案的內容要周全、詳細,分工要明確、合理;審前培訓工作要到位,要讓審計人員全面了解審計目的、內容和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以及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
二、做好審計分工文件的收集、管理和保管等日常工作。一是要廣泛地收集審計法規(guī)文件,指定專人保管,法規(guī)被借閱以后要及時追還,二是要做好法規(guī)目錄分類、整理工作,以便使用時查找。有了足夠的法規(guī)依據,就可為審計人員指明方向,直擊要害。
三、加強質量控制,打造審計精品。一是要認真把好審計項目質量控制的“五道關口”(項目計劃關、制定方案關、實施審計關、審計報告關、審計結果跟蹤落實關等),努力打造一批層次高、質量好,影響大的審計精品;二是要進一步明確崗位職責,提高工作標準、強化工作責任,增強干部責任心。
四、強化措施,努力提高審計人員的業(yè)務素質和政治素質。高質量的審計項目呼喚高質量的審計人員。應從如下幾方面著手:一是要加大培訓力度。有計劃地安排審計人員進行業(yè)務培訓,通過培訓促進審計人員掌握先進的審計手段,提高業(yè)務能力;二是大力提倡審計人員進行自學。鼓勵審計人員提高學歷層次,參加審計專業(yè)技術資格考試、會計職稱考試,打造專業(yè)化團隊。三是要對審計職業(yè)道德教育,應常抓不懈,增強審計人員責任感和使命感,以防止審計人員思想滑坡,道德失缺。
五、健全和完善審計激勵與約束機制。要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審計質量獎勵制度;要強化審計三級復核,嚴把審計項目質量關;要完善審計質量責任追究制,對不顧審計風險,工作草率,產生嚴重后果的要追究審計人員的責任。
審計質量特征包括什么?
1、客觀性,即審計結論能反映客觀實際情況。
2、可靠性,即審計結果與事實相符。
3、準確性,即審計結果有充分的審計證據支撐。
4、全面性,即審計結論能全面反映單位的實際情況。
5、充分性,即審計結論能充分反映單位的客觀實際。
6、重要性,即審計人員應當遵循重要性原則。
7、一致性,即審計人員的工作和結論能反映委托人或目標的需要。
8、及時性,即審計人員的工作和結果能滿足委托人或授權者的時間要求。
審計質量一般指審計過程及其結果的優(yōu)劣程度,廣義審計質量指工作的總體質量,狹義的則指業(yè)務工作的質量。
提升審計質量的具體意見在實際工作中如何落地?綜合以上內容所述,學員們通過上文提及到的關于意見落地的具體措施,相信對你們后期的審計工作肯定都是有所幫助的;在國內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審計人員,除了具備一定的審計知識,最好還有一個對應的審計從業(yè)資格證書,如果學員們有這方面學習的需求,那么小編老師建議你們可以來本網站上免費搜索相關的財務課程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