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投資成本法還是權益法" alt="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還是權益法" width="450" border="0" vspace="0" />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和權益法可以用來評估長期股權投資的價值和凈收益。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是根據(jù)投資者投入的股權金額來計算股權的價值。而權益法則是根據(jù)企業(yè)價值的變化,來計算股權的價值。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認為,投資者的投資本金就是股權價值,它不考慮被投資企業(yè)的價值變化,也不考慮被投資企業(yè)的經(jīng)營活動帶來的任何價值。它只考慮有效財務報告期內投資者的投資收益,而不考慮未來收益。因此,如果當前投資者的投資收益不足以覆蓋本金,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就不能很好地反映股權價值的實際情況。
權益法則認為,被投資企業(yè)的價值隨著市場價格的變化而變化,因此應使用投資者投資的金額乘以被投資企業(yè)的價格,來計算出被投資企業(yè)的價值。此外,權益法還將被投資企業(yè)的未來收益也考慮到計算中,使投資者可以提早看到未來收益的前景。但是權益法也有一個缺點,即因為它考慮市場價格的變化,所以可能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從而反映出不真實的價值。
總之,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和權益法各有利弊,投資者需要根據(jù)具體情況來靈活選擇適用的方法。
拓展知識:
股權投資者除了可以通過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和權益法來評估其投資價值以外,還可以通過資本權益價值模型(DCF)來評估長期股權投資的價值。DCF模型是一種考慮被投資企業(yè)未來可能獲得的經(jīng)營收益,并將其資本化的價值評估模型。這個模型能夠考慮未來收益的可能性,因此能夠更準確地反映股權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