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均年限法公式是一種以折舊率和殘值率為基礎的折舊計算方法,即折舊額=原值 × 折舊率 × 年限。
公式一:平均年限法的折舊費用
折舊費用=原值×折舊率×年限
公式二:平均年限法的殘值
殘值=原值×殘值率
公式三:平均年限法的折舊率
折舊率=(1-殘值率)/年限
公式四:平均年限法的凈殘值
凈殘值=原值-折舊費用
平均年限法是一種按比例從原值中分攤折舊費用的計算方法。它是以折舊率和殘值率來表示折舊額,以原值乘以折舊率以及年限來計算折舊費用,折舊費用和殘值率都是比例。折舊完成后,剩余的凈殘值可以作為折舊的最終結果。
平均年限法的優(yōu)點是計算簡單,投資者可以比較容易地計算折舊費用。它主要適用于壽命相對短,變現值變化較大的固定資產,例如機器設備、交通工具等,因為這種資產的使用壽命比較短,折舊率需要頻繁調整,容易使折舊費用不準確,因此采用折舊率乘以年限的方式可以比較好的使折舊費用合理準確。
另一方面,平均年限法的缺點是不能準確的反映折舊費用,特別是在資產有一定的價格波動的情況下,計算結果會存在一定的偏差;如果資產價格走低,則實際折舊金額會比較大,同時有可能影響賬面記錄的準確性。
拓展知識:
平均年限法是一種計算帳面折舊的折舊法,但它并不是衡量一種資產的實際價值的最佳方法,如果需要衡量資產的實際價值,建議使用凈現值法。凈現值法是一種衡量資本投資的折舊計算方法,其假定資本投資的收益率會與時間而90變,其計算結果可以反映資產的實際價值,從而能夠更好的確定資產的實際使用價值。












官方

0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094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