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yè)企業(yè),原則上實操中總賬的存貨總價值=在產品+產成品+原材料等, 所有在產品和產成品都是基于原材料入庫時的價值來計算的, 實際工作中,ERP系統在原材料入庫時就核算了原材料的入賬價值,對于無票的原材料入庫同樣按暫估價入庫,同時被領用了, 在次月會計賬應該紅沖暫估,取得發(fā)票的時候再按實入庫,但是ERP系統里原材料暫估價值入庫的被領用了以后就無法進行紅沖(因為紅沖庫存為負數),同時ERP系統里原材料領用后做生產成本進到產成品里了, 像這種暫估的原材料已領用,最終轉入成品里,發(fā)票回來了,應該怎么重新對成品做成本核算?
車曉遲
于2024-11-07 09:46 發(fā)布 ??246次瀏覽
- 送心意
樸老師
職稱: 會計師
2024-11-07 09:53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成本核算調整:
一、確認暫估與實際發(fā)票的差異
首先,確定暫估入庫的原材料價值與實際取得發(fā)票的價值之間的差異金額。
二、調整原材料成本
如果發(fā)票金額高于暫估金額:
借:原材料(差異金額)
貸:應付賬款 —— 暫估應付款(差異金額)
這一步將原材料的成本調整為實際發(fā)票金額。
如果發(fā)票金額低于暫估金額:
做相反分錄,沖減多暫估的原材料成本。
借:應付賬款 —— 暫估應付款(差異金額)
貸:原材料(差異金額)
三、調整生產成本及產成品成本
由于原材料已領用進入生產成本并最終進入產成品,需要根據原材料的差異金額相應調整生產成本和產成品成本。
計算出原材料差異金額在生產成本中的占比,一般可以按照領用的暫估原材料金額占總生產成本的比例來計算。
假設領用的暫估原材料金額為 A,總生產成本為 B,原材料差異金額為 C。那么調整比例為 C/A。
調整生產成本:
如果發(fā)票金額高于暫估金額,增加生產成本。
借:生產成本(C/A× 已完工產成品對應的生產成本金額)
貸:原材料(C/A× 已完工產成品對應的生產成本金額)
如果發(fā)票金額低于暫估金額,減少生產成本。
借:原材料(C/A× 已完工產成品對應的生產成本金額)
貸:生產成本(C/A× 已完工產成品對應的生產成本金額)
調整產成品成本:
如果發(fā)票金額高于暫估金額,增加產成品成本。
借:庫存商品(C/A× 已完工產成品金額)
貸:生產成本(C/A× 已完工產成品金額)
如果發(fā)票金額低于暫估金額,減少產成品成本。
借:生產成本(C/A× 已完工產成品金額)
貸:庫存商品(C/A× 已完工產成品金額)





車曉遲 追問
2024-11-07 09:58
車曉遲 追問
2024-11-07 10:01
樸老師 解答
2024-11-07 10:02
車曉遲 追問
2024-11-07 10:07
樸老師 解答
2024-11-07 10:08
車曉遲 追問
2024-11-07 10:56
樸老師 解答
2024-11-07 10:59
車曉遲 追問
2024-11-07 11:06
樸老師 解答
2024-11-07 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