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進項稅抵扣勾選發(fā)票時,是先勾選最早開出來 問
勾選9200那張就行,少留抵些 答
當財務費用里面收到的利息金額大于支出的手續(xù)費 問
可以直接那樣填寫的 答
我們公司只啟用了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沒啟用預收 問
您好,可以的,只是這樣可能會出現(xiàn)負數(shù) 答
老師,麻煩問一下,現(xiàn) 在注冊資本實繳,還要不要出驗資 問
現(xiàn)在不要求出驗資報告了 答
增值稅滯納金應該怎么入賬?繳納時候直接 借:營業(yè) 問
是,繳納時候直接 借:營業(yè)外支出-罰款 貸:銀行存款 答

這道題200萬美元到銀行兌換為人民幣匯率為什么不是銀行買入價,而是中間匯率呢???
答: 你好!銀行在進行外幣兌換時,通常使用的是中間匯率,而不是銀行的買入價或賣出價。以下是具體原因分析: 1. **交易公平性**:中間匯率是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平均值,它提供了一個相對公平的基準,使得買賣雙方的交易更加均衡。如果使用買入價或賣出價,可能會導致其中一方在匯率上吃虧。 2. **國際慣例**:在國際金融市場上,中間匯率常被用作參考匯率,以反映兩種貨幣之間的相對價值。銀行采用中間匯率進行大額貨幣兌換,符合國際金融交易的慣例。 3. **會計處理**:在會計處理上,企業(yè)或個人在進行外幣兌換時,通常按照即期匯率(即中間匯率)進行記賬。這樣做可以更準確地反映交易的實際成本和收益,避免因使用買入價或賣出價而產(chǎn)生額外的財務費用或收益。 4. **減少爭議**:使用中間匯率可以減少買賣雙方因匯率差異而產(chǎn)生的爭議。如果使用買入價或賣出價,可能會導致其中一方認為交易不公平,從而引發(fā)不必要的糾紛。 5. **市場透明度**:中間匯率作為市場信息的透明指標,有助于提高市場的透明度和可預測性。投資者和企業(yè)可以根據(jù)中間匯率來評估不同貨幣之間的相對價值,從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綜上所述,銀行在將外幣兌換為人民幣時使用中間匯率而不是買入價或賣出價,主要是基于交易公平性、國際慣例、會計處理、減少爭議和市場透明度等多方面的考慮。
5月10日企業(yè)將200萬美元到銀行兌換為人民幣,銀行當日的美元買入價為1美元=6.8元人民幣,美元賣出價為1美元=6.9元人民幣,中間價為1美元=6.85元人民幣。答案解析:銀行存款期末匯兌損益=(500+100-200+100)×6.72-(500×6.90+100×6.80-200×6.85+100×6.80)=-80(萬元人民幣),老師請問,解析中-200*6.85,這里為什么用6.85,美元換成人民幣不是應該用銀行的美元買入價6.8嗎?為啥喲個6.85啊
答: 1.美元買入價:這是銀行從客戶那里買入美元時所使用的匯率,即客戶用美元兌換人民幣時得到的匯率。 2.美元賣出價:這是銀行向客戶賣出美元時所使用的匯率,即客戶用人民幣購買美元時支付的匯率。 3.中間價:這是銀行內(nèi)部用于計算或參考的一個匯率,通常用于計算不涉及實際交易的匯兌損益。 現(xiàn)在,我們來看具體的計算過程: 企業(yè)在某個時間點(假設是初始時間點)有500萬美元的存款,按照當時的匯率6.9元人民幣/美元進行換算,這部分的人民幣金額是500萬美元 * 6.9元/美元。 企業(yè)進行了多次的美元與人民幣之間的兌換操作,包括增加100萬美元的存款、減少200萬美元的存款以及再增加100萬美元的存款。 對于每一次的兌換操作,都需要使用當時的匯率進行換算。但在這個問題中,并沒有明確給出每次兌換時的具體匯率,因此解析中使用了中間價6.85元/美元來代表這些未明確給出的匯率。 關于你提到的為什么-200萬美元的部分使用了6.85元/美元的匯率而不是6.8元/美元的買入價,這是因為: 這里的-200萬美元代表的是企業(yè)從銀行取出的美元金額,而不是企業(yè)用美元兌換人民幣。因此,使用買入價6.8元/美元是不合適的,因為這個匯率是用于客戶用美元兌換人民幣時的。 在沒有具體給出每次兌換時的匯率時,解析中使用了中間價6.85元/美元來代表這些未明確給出的匯率。這是一個合理的假設,因為中間價通常用于計算不涉及實際交易的匯兌損益。 所以,解析中使用6.85元/美元的匯率來計算-200萬美元部分的人民幣金額是合理的。
我是一名會計,想問一下考個網(wǎng)絡學歷有用嗎?
答: 眾所周知會計人如果要往上發(fā)展,是要不斷考證的
5月10日企業(yè)將200萬美元到銀行兌換為人民幣,銀行當日的美元買入價為1美元=6.8元人民幣,美元賣出價為1美元=6.9元人民幣,中間價為1美元=6.85元人民幣。是按中間價嗎
答: 賣出外匯應當按照買入價和中間價的差額計算匯兌損益哦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094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