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公司是一般納稅人,2021年11月份收到兩張A公司開的電子普票,服務費115000,正常入賬了,今年7月份稅務局查出來A公司虛開發(fā)票,稅務局給我們發(fā)過來一個通知 “經(jīng)核實,某涉嫌虛開增值稅發(fā)票企業(yè)向你單位開具增值稅普通發(fā)票2份,你單位存在虛列成本費用、少繳企業(yè)所得稅等稅收風險。請你單位就以上風險進行自查自糾,依據(jù)稅收法律法規(guī)及相關規(guī)定,自行更正申報,補繳相關稅款及滯納金,上傳證明材料,并于2023年8月11日前將自查自糾結果通過電子稅務局反饋。自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其他稅收風險,請一并改正?!? 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么處理?
11/585
2023-08-04
常勝公司由甲、乙二位股東于2×15年12月31日共同出資設立,注冊資本為160萬元,出資比例分別為60%、40%,2×21年12月31日,該公司吸收丙股東加入本公司,并將本公司注冊資本由原來的160萬元增加到200萬元。丙股東以銀行存款315900元出資,占增資后注冊資本的10%;其余的增資由甲、乙二位股東按原持股比例以銀行存款出資。2×21年12月31日,三位股東的出資已全部到位,有關的法律手續(xù)也已辦妥。根據(jù)以止經(jīng)濟業(yè)務,計算常勝公司2×21年12月31日增資擴股后甲、乙股東的持股比例。
2.根據(jù)以上增資擴股的經(jīng)濟業(yè)務,按照記賬憑證的要求編制專用記賬憑證
2/292
2023-11-29
21、方某工作已滿15年,2021年上半年在甲公司已休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3天;下半年調到乙公司工作,提出補休年休假的申請。乙公司對方某補休年休假申請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答復是()。
不可以補休年休假
可補休5天年休假
可補休10天年休假
可補休7天年休假
BB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方某工作已滿15年,可享受年休假10天,下半年調到乙公司,還可在新單位享受的年休假=(當年度在本單位剩余日歷天數(shù)/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shù)=
(184÷365)×10=5(天)。老師,我從哪里知道知道是184天?我沒找到出處
1/2200
2022-04-05
常勝公司由甲、乙兩位股東于2017年12月31日共同出資設立,注冊資本為
160萬元、出資比例分別為 60%和 40%。2019年12月31日。該公司吸收丙股東加入
并將公司注冊資本由原來的160 萬元增加到 200 萬元。丙股東以原材料 315900 元出資,
占增資后的注冊資本 10%,其余的增資由甲、乙兩位股東按原持股比例以銀行存款出資
2019年12 月 31日,三位股東的出資已全部到位,有關的法律手續(xù)也已辦妥。
(1)計算常勝公司2019 年12 月 31 日增資擴股后各股東的持股比例
(2)作2017年12月31日時企業(yè)吸收投資的會計分錄。
(3)作2019年12月 31日時企業(yè)吸收投資的會計分錄
1/1870
2021-12-19
電視綜藝、電視專題、電視劇、電視動畫片制作、發(fā)行(在有效的行政許可范圍內經(jīng)營);虛擬現(xiàn)實與仿真、數(shù)字多媒體、三維視景、計算機軟硬件產品開發(fā)、設計、銷售、服務及培訓;交通智能化、建筑智能化、能源智能化、醫(yī)療數(shù)字化、環(huán)境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系統(tǒng)集成工程設計、施工、維護及產品銷售;安全技術防范及防雷工程設計、施工、維護;Ⅰ、Ⅱ類醫(yī)療器械產品的銷售;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業(yè)務(國家法律法規(guī)限定或禁止的商品和技術除外)。高新技術企業(yè)....這個經(jīng)營范圍,我看哪個實操比較好,明天就要入職一家高新技術企業(yè)...緊張啊
1/810
2018-05-31
誠信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根據(jù)新產品生產的需要,于2016年1月1日購入一項專利權,根據(jù)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購買時該項專利權的使用壽命為十年,企業(yè)采用直線法,按十年期限進行攤銷專利權,購買成本為260萬元,專利權殘值為零,要求一確認初始取得的成本,并編寫分錄,二編寫出攤銷十分路仍以此提一的資料為例,假如2017年年末華聯(lián)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對勝利無形資產進行減值測試,經(jīng)計算及可收回金額,18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與原先估計相同,使用兩年后上可使用八年,要求編寫2017年當年攤銷分錄二,編寫2017年簡直時的分錄三編寫2018年年末攤銷的分錄
2/999
2020-06-11
14.根據(jù)企業(yè)所得稅法律制度的規(guī)定,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yè)取得的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其應納稅所得額確定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全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B.租金所得以收入全額扣除相關稅費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以收入全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C.轉讓財產所得以收入全額減除財產凈值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D.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所得以收入全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老師,這道題的A選項,特許權使用費,不是看收入是否大于4000元嗎?怎么說是收入全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1/1803
2020-07-23
甲公司和乙公司同為M公司的子公司,2018年1月1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900萬元從M公司處購得乙公司80%的股份,另支付評估咨詢費、律師費等相關費用10萬元。同日,在M公司合并報表中,乙公司所有者權益的賬面價值為1000萬元。甲公司“資本公積——股本溢價”賬面余額為60萬元,“盈余公積” 賬面余額為700萬元,“未分配利潤” 賬面余額為1200萬元。2018年度乙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300萬元。2019年4月10日,乙公司宣告分派現(xiàn)金股利200萬元。2019年5月25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分派的現(xiàn)金股利。假設不考慮其他因素。
要求:要求作出甲公司的相關會計處理(金額:萬元)。
2/243
2022-12-01
常勝公司由甲、乙兩位股東于2017年12月31日共同出資設立,注冊資本為
160萬元、出資比例分別為 60%和 40%。2019年12月31日。該公司吸收丙股東加入
并將公司注冊資本由原來的160 萬元增加到 200 萬元。丙股東以原材料 315900 元出資,
占增資后的注冊資本 10%,其余的增資由甲、乙兩位股東按原持股比例以銀行存款出資
2019年12 月 31日,三位股東的出資已全部到位,有關的法律手續(xù)也已辦妥。
(1)計算常勝公司2019 年12 月 31 日增資擴股后各股東的持股比例
(2)作2017年12月31日時企業(yè)吸收投資的會計分錄。
(3)作2019年12月 31日時企業(yè)吸收投資的會計分錄
1/990
2022-04-24
企業(yè)的經(jīng)營范圍為:一般項目:汽車新車零售;二手車經(jīng)紀;二手車鑒定評估;二手車交易市場經(jīng)營;汽車銷售;新能源汽車電附件銷售;汽車零配件零售;汽車裝飾用品銷售;機動車修理和維護;國內貨物運輸代理;汽車拖車、求援、清障服務;品牌管理;市場營銷策劃;企業(yè)管理咨詢。(除依法須經(jīng)批準的項目外,自主開展法律法規(guī)未禁止、未限制的經(jīng)營活動)許可項目:網(wǎng)絡預約出租汽車經(jīng)營服務;道路旅客運輸經(jīng)營;二手車拍賣。(依法須經(jīng)批準的項目,經(jīng)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jīng)營活動,具體經(jīng)營項目以批準文件或許可證件為準)
老師,這樣的公司可以做汽車代購代銷業(yè)務么?
1/364
2023-01-10
練習題:甲公司于2021年5月1日購入一項專利,初始入賬價值為150萬元。該項專利自2021年6月1日起用于公司產品的生產,法律保護期限為12年,公司預計運用該專利生產的產品在未來10年內會為公司帶來經(jīng)濟利益。該專利采用直線法攤銷,2021年12月31日預計可收回金額為142萬元,2022年12月31日預計可收回金額為138萬元。假定甲公司對于該專利于每年年末計提無形資產減值準備,計提減值準備后該專利原預計使用年限、攤銷方法不變。
(3)假設甲公司在持有該專利5年后將其報廢,獲取的凈損益影響營業(yè)利潤嗎?為什么?
1/177
2023-12-06
A公司以自身權益工具和一項作為固定資產核算的廠房作為對價,取得C公司30%股權,能夠對其施加重大影響。2016年5月1日A公司定向增發(fā)500萬股普通股股票,每股面值為1元,每股公允價值為20元;另支付承銷商傭金、手續(xù)費等100萬元;廠房的賬面價值為2 000萬元,公允價值為2 400萬元。當日辦理完畢相關法律手續(xù),C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42 000萬元。A公司取得C公司30%股權的初始投資成本為( ?。┤f元。答案為什么是12400,我認為是12600,42000*30%=12600,分錄為借: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12600貸:股本10000 固定資產2400 營業(yè)外收入200 哪里錯了,請老師解答一下,謝謝
1/2019
2018-06-07
A企業(yè)與B企業(yè)為非同一控制下的兩個企業(yè),2×19
年A企業(yè)用自身股票作為合并對價實施與B企業(yè)的
吸收合井,A企業(yè)向B企業(yè)股東發(fā)行本公司普通股
200萬股,每股面值1元,發(fā)行價格4.5元,合并過
程中涉及發(fā)行手續(xù)費、傭金9萬元,法律咨詢費3萬
元,以銀行存款支付。合并日B企業(yè)資產(固定資
產)賬面價值800萬元,負債(應付賬款)賬面價
值200萬元,凈資產賬面價值600萬元,公允價值
為750萬元,凈資產超過賬面價值的150萬元為固
定資產評估增值,所得稅率為25%,該合并符合稅
法規(guī)定的免稅合并的條件,請編制合并日A企業(yè)的
相關分錄處理。(單位:萬元)
3/598
2022-10-31
2018年6月5日,A公司向B公司開具一張金額為5萬元的,見票后3個月到期的銀行承兌匯票,6月10日A公司向其開戶銀行提示承兌,銀行于當日承兌,6月11日A公司將票據(jù)交付給B公司,7月10日B公司將該票據(jù)背書轉讓給C公司。9月12日,C公司請求承兌銀行付款時,銀行以A公司賬戶內只有5 000元為由拒絕付款。C公司遂要求B公司付款,B公司于9月15日向C公司付清了全部款項。根據(jù)票據(jù)法律制度的規(guī)定,B公司向A公司行使再追索權的期限為( )。
A.2018年12月5日之前
B.2018年12月15日之前
C.2020年6月5日之前
D.2020年9月10日之前
1/1640
2021-11-24
老師你好,最近看的一個案例有點多求解,感謝。
案例是這樣 A公司和B公司的老板是朋友,A公司和C公司屬于關聯(lián)公司。
A公司向銀行借款1000萬,然后與B簽訂合同購買原材料(A公司記預付賬款B公司記預收賬款)。
但實際沒有按照合同流程實施,A讓B將這1000萬借給了C公司,并簽訂了借款合同。
(B沒有將原材料發(fā)給A公司,1000萬由A公司預付給B公司,隨即直接借給C公司)
看到很多這種題型,想結合實際問問:
1,站在B公司的角度B公司負什么法律責任?
2,A公司與B公司是否涉嫌洗錢?
3,如果發(fā)生在兩年以前,B公司是否涉及偷稅漏稅?
1/933
2018-11-23
【單選題】根據(jù)合同法律制度的規(guī)定,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xié)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xié)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法定規(guī)則。下列關于該法定規(guī)則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2021年)
A.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接受履行一方承擔
B.價款或者報酬約定不明確的,按照履行合同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
C.履行地點約定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支付貨幣一方所所在地履行
D.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有利于實現(xiàn)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請問接受履行一方是什么意思,是由債務人負擔嗎?
2/447
2023-08-03
甲股份有限公司為上市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2023年第四季度,甲公司發(fā)生的與所得稅核算相關的事項及其處理結果如下:
(1)甲公司2023年12月接到物價管理部門的處罰通知,因違反價格管理規(guī)定,要求支付罰款100萬元。甲公司記入營業(yè)外支出100萬元,同時確認了其他應付款100萬元,至2023年末該罰款尚未支付。甲公司確認了遞延所得稅負債25萬元。按照稅法規(guī)定,企業(yè)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支付的罰款不允許在稅前扣除。
老師,您好!這個不允許稅前扣除100萬 不能確認遞延所得稅 但是公司不是已經(jīng)做賬100營業(yè)外支出了嗎?后續(xù)怎么做賬?
1/258
2023-07-31
今天向老師請教:我是屬于建筑勞務分包商,在工程施工中都有偶遇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1)2015年在1個月時間內2次龍卷風,大概損失45萬元,買保險費用是按合同工程款扣,總包方總付,至今為止未支付,總包方一直說在走流程。(2)2018年特大強臺風襲擊,損失大概70多萬元,買保險費按我方計量進度款扣,至今為止也未收到分文。負責人為保險理賠奔波無果,總包商是一家國有企業(yè)。(由于各合伙人都想著工程還是要繼續(xù)做下去,走法律程序的話合作自然中段)。 老師,您覺得我合適發(fā)咱實操群里?看哪位有碰到類似的或者曾在保險行業(yè)做過的指導一二。
3/1231
2020-03-11
2011年7月1日,A公司以一項固定資產(不動產)作為對價取得B公司80%的股權份額,并于當日起開始對B公司的生產經(jīng)營活動實施控制。在此前,A公司與B公司不具有關聯(lián)方關系。合并當日B公司的賬面凈資產公允價值為12 000萬元。A公司該項固定資產的原價為8 000萬元,已提折舊1 000萬元,公允價值為9 500萬元。A公司在合并過程中另發(fā)生審計、法律服務、評估咨詢等中介費用共計20萬元。不考慮其他因素,則A公司所取得的該項長期股權投資的入賬價值為(?。┤f元。
A.9520
B.7020
C.9500
D.9680
老師,這道題是成本法核算,為什么不是12000*0.8=9600呢
1/984
2020-11-14
司屬于商貿公司,每個月有時要開幾千萬的發(fā)票出去,但是會計也無從知道業(yè)務的真實性,如果開發(fā)票,做帳這些,萬一業(yè)務不是真實的,會追究什么責任,會有刑事責任嗎?前端有業(yè)務員在跑業(yè)務,寄資料過來,稅法上是法人對業(yè)務的真實性負法律責任,如果出了問題,當時人會計和法人,負責人各負什么樣的責任,有刑事責任嗎,因為各方面的資料都很齊全,稅款都是一分錢都不少交,公司外表看都是很正規(guī)的,因為我之前在這上了大半年了,一直在懷疑這個事情,也一直無法證實業(yè)務的真實性,覺得風險大,想辭職了、老師依你們的經(jīng)驗看,這樣的公司風險大嗎
2/1212
20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