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核算原則分別是哪幾個?
答:它們分別是,
1、客觀性原則
客觀性原則也稱真實性原則,是指會計核算必須以客觀真實的會計憑證為依據,全面、真實地反映經濟活動的本來面目,不能有任何的隱瞞和歪曲。
2、可比性原則
可比性原則是指各會計主體的會計核算必須遵循統(tǒng)一的會計準則和企業(yè)會計制度,確保會計核算信息在不同企業(yè)之間的橫向可比性。
3、一貫性原則
一貫性原則也稱一致性原則,是指各會計主體在各個會計期間的會計核算應選擇統(tǒng)一的會計核算方法和程序,盡量不要隨意改變。而一旦非改不可時,也應在改變會計核算方法和程序之時,在所呈報的會計信息的附注中加以說明,以方便信息的閱讀及使用者能夠根據附注所提供的說明對前后會計期間的信息加以轉化,確保會計核算信息在不同時期之間的縱向可比性。
4、相關性原則
相關性原則是指會計核算的信息應與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相關聯,為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用信息。
5、及時性原則
及時性原則是指會計核算信息的提供應及時準確,符合會計信息的時效性要求。一般情況下,年報表應在次年的前4個月之內呈報,半年報表應在半年過后的2個月之內呈報,季度報表應在季度過后的15天內呈報,月報表應在月末后的6天內呈報。
6、明晰性原則
明晰性原則是指所呈報出來的會計核算信息應清楚明確,系統(tǒng)性強,方便閱讀,易于理解和利用。

會計核算包括哪幾個環(huán)節(jié)?
包括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四個環(huán)節(jié)。
①會計確認:是指對某項經營行為時候可以進入會計系統(tǒng)所作的認可,如果認可,則要確認將其在何時或何種條件嚇記入何種會計要素項下。
②會計的計量:是在確認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對已確認對象的數量化和價值化。
③會計的分錄:是指通過簿記系統(tǒng)對經過確認、計量的會計信息進行的分類、整理、加工。
④會計報告:是指在會計日常記錄的基礎上根據需要進行一步將會計信息進行加工整理,披露企業(yè)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過程。
經過小編的介紹以后,會計核算原則分別是哪幾個?不知道各位是否都真的清楚了呢?如果還有其他的會計疑問的,也可以直接在線向我們的答疑老師咨詢,我們將免費為你們解答!










官方

0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094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