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交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有哪些
1.應納稅所得額 = 稅前工資收入金額 - 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 -費用減除額
2.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x 稅率 - 速算扣除數(shù)
舉例:2018年10月份稅前工資12000元,需要繳納各項社會保險金1100元。
(1)適用5000元新的費用標準和新的稅率表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工資收入金額-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起征點(5000元)
=12000-1100-5000=5900元
照稅率及速算扣除數(shù):參照上面的工資稅率表不含稅部分,超過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則適用稅率10%,速算扣除數(shù)為210。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5900*10%-210=380元
找稅率及速算扣除數(shù):參照上面的工資稅率表不含稅部分,超過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則適用稅率20%,速算扣除數(shù)為555。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7400*20%-555=925元。
925-380=545元,以后每月可節(jié)省545元,幅度下降近59%。
個人所得稅收入怎么計算?
1、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5000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所得,按照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實行查賬征收的,按照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計算;實行定期定額征收的,按照納稅人自行申報的年度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或者按照其自行申報的年度應納稅經(jīng)營額乘以應稅所得率計算。
3、對企事業(yè)單位的承包經(jīng)營、承租經(jīng)營所得,按照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計算,即按照承包經(jīng)營、承租經(jīng)營者實際取得的經(jīng)營利潤,加上從承包、承租的企事業(yè)單位中取得的工資、薪金性質的所得計算。
4、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按照未減除費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的收入額計算。
5、財產(chǎn)租賃所得,按照未減除費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和修繕費用的收入額計算。
6、財產(chǎn)轉讓所得,按照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即按照以轉讓財產(chǎn)的收入額減除財產(chǎn)原值和轉讓財產(chǎn)過程中繳納的稅金及有關合理費用后的余額計算。
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收入額全額計算。在納稅年度終了后3個月內(nèi)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應交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有哪些?計算應交個人所得稅上如果有遇到問題,不知道怎么樣算也可以找會計學堂的老師進行指點,它們是比較簡單,經(jīng)過老師指點后大部分財務都能夠輕松的做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