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動性溢價理論是由學者約翰·巴特勒(John B.Taylor)提出的,認為短期利率是由中期預期利率和流動性溢價(流動性折價)的組合構成的。
在巴特勒的理論中,他提出,短期利率是由中期預期利率和流動性溢價構成的,即:短期利率 = 中期預期利率 + 流動性溢價,其中,中期預期利率與長期利率是基本上相等的,它表示市場對投資者未來期望的長期利率偏好;而流動性溢價(折價)是由市場交易水平(如貨幣的供求關系)所決定的,表示投資者短期內將持有貨幣的首選度。另外,還要注意,流動性溢價是一個負值,表示投資者需要比長期的期望利率更低的短期利率以確保短期的流動性。
所以,流動性溢價模型可以用來解釋短期與長期利率之間的關系,即長期利率預期決定了短期利率,但短期利率則又受到當期實際的流動性溢價的影響。
拓展知識:巴特勒流動性溢價理論在貨幣政策分析和制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可以用來分析政府公債收益率的變化、貨幣政策的可行性、金融市場收益率的變化,以及金融危機的概率等?;诎吞乩漳P?,經濟學家可以對流動性價格進行分析,從而改善對市場情況的判斷,從而提高貨幣政策及金融市場投資的效率。











官方

0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094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