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稅法下個體工商戶怎么報個稅
新辦個體工商戶,只要有應稅收入,就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法》第九條有這樣的條款:個體工商戶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所得應納的稅款,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由納稅義務人在次月十五日內(nèi)預繳,年度終了后三個月內(nèi)匯算清繳,多退少補.所以法律規(guī)定了個體工商戶的個人所得稅項目需要每個月申報,并在次月十五日內(nèi)預繳.按月申報同按年的五級累進稅率計算并不矛盾,因為每個月份都可以按累計的應納稅所得和稅率表對應稅率計算應納稅額,到年底就是12個月(全年)的累計數(shù)了.當然當月計算的應納稅額要扣除本月之前累計已繳數(shù),才是當月實際應繳稅額.

2019年個人所得稅怎么計算?
通常情況下,單一工作和收入來源的納稅人,個人所得稅會由所在單位即支付工資的法律主體進行代扣代繳,納稅人在獲取收入時個人所得稅納稅義務已經(jīng)由單位代理完成(這也是長期以來大家并不真正熟悉個稅的一個原因),這種情況下,納稅人個人通常只需重視稅基和稅率問題,這兩個稅收要素關乎個人所得稅的繳納數(shù)額,直接決定了納稅人的稅收負擔.
通常情況之外,如果納稅人有多項工作或收入來源多于一項的,納稅人同時需要重視所有收入是否已經(jīng)被納入征稅范圍并被扣繳,如果存在部分收入未被納入的,則需要進行主動申報.
如果涉及自我申報,或者納稅人需要理清自己個稅情況時,就需要知曉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式.
《個人所得稅法》根據(jù)不同的收入類型,確定了不同的個人所得稅計算方式.目前新法律規(guī)定的收入類型有:(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五)經(jīng)營所得;(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七)財產(chǎn)租賃所得;(八)財產(chǎn)轉(zhuǎn)讓所得;(九)偶然所得.
關于新稅法下個體工商戶怎么報個稅的問題,上述文章中會計學堂的老師的解答是按年進行計算然后按月進行申報預繳,年度終了的時候再進行多退少補.看完文章,你明白了嗎?文章還對2019年個稅的計算進行了講解.










官方

0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094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