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留抵扣算附加稅嗎

2019-12-26 16:32 來源:網(wǎng)友分享
1623
本月增值稅銷項比進項大,但是由于上月有留抵,所以本月應繳稅金還是負數(shù).不知道這樣還用交營業(yè)稅金及附加嗎?增值稅上月有留抵,造成本月應繳稅金還是負數(shù).這樣還交附稅嗎?針對這些問題小編就來講講上月留抵扣算附加稅嗎?

上月留抵扣算附加稅嗎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和《國務院征收教育費附管暫行規(guī)定》的規(guī)定: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是以實際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營業(yè)稅稅額為計稅依據(jù),分別與增值稅、消費稅、營業(yè)稅同時繳納.

由于貴公司存在增值稅留抵稅額,沒有實際繳納增值稅,因此,不需要計提并交納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

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之附加稅費的計算

隨著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有關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80號,以下簡稱"財稅〔2018〕80號文件")的發(fā)布,財政部、稅務總局此前發(fā)布的《關于2018年退還部分行業(yè)增值稅留抵稅額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70號,以下簡稱"財稅〔2018〕70號文件")所制定的退還部分行業(yè)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的政策得以完善.

對于財稅〔2018〕80號文件"對實行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的納稅人,允許其從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計稅(征)依據(jù)中扣除退還的增值稅稅額"的規(guī)定,有些網(wǎng)友覺得不太好理解,有網(wǎng)友就問道:這個文件的意思是不是說,有留抵增值稅的,可以在企業(yè)應交的"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稅費中扣除后再退還?

小編以為,要正確理解財稅〔2018〕80號文件的意思,首先還得從財稅〔2018〕70號文件說起,即退還增值稅留抵稅額與增值稅應納稅額,以及增值稅應納稅額與相應的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這幾者之間的關系是怎么的.

退還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與附征城市建設維護稅及附加的關系

按照財稅〔2018〕70號文件的規(guī)定,符合退還增值稅留抵稅額條件的納稅人(納稅信用等級必須為A級或B級的裝備制造等先進制造業(yè)、研發(fā)等現(xiàn)代服務業(yè)和電網(wǎng)企業(yè)),2018年可以申請退還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

當期增值稅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銷項稅額小于當期進項稅額不足抵扣時,其不足部分可以結轉(zhuǎn)下期繼續(xù)抵扣.這是增值稅的計稅原理及征管規(guī)定之一.

而產(chǎn)生增值稅留抵稅額的原因,也正是由于增值稅的計稅原理所致.即,若當期進項稅額大于當期銷項稅額時,差額部分就成為了結轉(zhuǎn)至下期繼續(xù)抵扣的留抵稅額.

但也同是基于增值稅的計稅原理,當某期的銷項稅額大于當期進項稅額時,其差額部分就成為當期的應納稅額需要繳納;有留抵稅額的,當期應抵扣稅額包含該留抵稅額、當期進項稅額,若當期銷項稅額大于當期應抵扣稅額時,其差額部分就成為當期的增值稅應納稅額需要繳納.

按照現(xiàn)行稅法及相關政策規(guī)定,繳納增值稅的納稅人還需以繳納的增值稅額為計稅(征)依據(jù),依7%的稅率(納稅人所在地在市區(qū)的,稅率為7%;在縣城、鎮(zhèn)的,稅率為5%;不在市區(qū)、縣城或鎮(zhèn)的,稅率為1%)繳納城市建設維護稅,依3%和2%的標準繳納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就所在地在市區(qū)的納稅人而言,繳納的城市建設維護稅及附加合計為已繳增值稅稅額12%的比例.

上月留抵扣算附加稅嗎

退還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對附征城市建設維護稅及附加的影響

如前所述,納稅人如果不申請退還增值稅留抵稅額,則可繼續(xù)抵扣以后納稅期(比如往后6個月)產(chǎn)生的增值稅銷項稅額,直到某期的銷項稅額大于當期應抵扣稅額時,才需就差額部分(當期增值稅應納稅額)繳納城市建設維護稅及附加.而如果此前申請退還了留抵稅額,就意味著后期可繼續(xù)抵扣的留抵稅額清零或減少,當后期(比如此后第2個月)產(chǎn)生的銷項稅額大于進項稅額(或應抵扣稅額),其差額部分除了變成增值稅應納稅額需要繳納外,還需據(jù)此繳納城市建設維護稅及附加,就相當于已申請退還的這部分留抵稅額,融入了后期的應納稅額成了城市建設維護稅及附加的計稅(征)依據(jù).

這部分應納稅額(退還的留抵稅額)對應的城市建設維護稅及附加,也就一度被稱為是因取得增值稅留抵稅額的退稅所支付的"退稅費用".

例1:某市聞濤環(huán)保專用設備制造公司2018年7月產(chǎn)生增值稅銷項稅額80萬元,當期取得進項稅額10萬元,上月賬面期末增值稅留抵稅額為40萬元,7月份的應抵扣稅額為50萬元(進項稅額10萬元+留抵稅額40萬元).該公司7月份應申報繳納增值稅30萬元:

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80萬元-應抵扣稅額50萬元=30萬元.

同時,由于該公司繳納了7月份的增值稅30萬元,當期還應申報繳納城市建設維護稅2.1萬元、教育費附加0.9萬元、地方教育附加0.6萬元:

城市建設維護稅:30萬元×7%=2.1萬元

教育費附加:30萬元×3%=0.9萬元

地方教育附加:30萬元×2%=0.6萬元

以上合計繳納城市維護建設稅及附加3.6萬元.

例2:某市聞濤軟件開發(fā)有限公司2018年7月產(chǎn)生增值稅銷項稅額80萬元,當期取得進項稅額10萬元,上月賬面期末留抵稅額40萬元因符合退還部分行業(yè)增值稅留抵稅額的政策,已在7月申請退還.該公司7月份應申報繳納增值稅70萬元:

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80萬元-當期進項稅額10萬元=70萬元.

同時,由于該公司繳納了7月份的增值稅70萬元,假設沒有相關配套政策,則還應申報繳納城市建設維護稅4.9萬元、教育費附加2.1萬元、地方教育附加1.4萬元:

城市建設維護稅:70萬元×7%=4.9萬元

教育費附加:70萬元×3%=2.1萬元

地方教育附加:70×2%=1.4萬元

以上合計繳納城市維護建設稅及附加8.4萬元.

從城市建設維護稅及附加計稅(征)依據(jù)中扣除退稅額的效應

針對上述情況,為保證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的有效落實,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在7月份及時出臺了相關配套政策,對實行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的納稅人,允許其從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計稅(征)依據(jù)中扣除退還的增值稅稅額.

怎么理解"允許從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計稅(征)依據(jù)中扣除退還的增值稅稅額"這句話的意思呢?現(xiàn)以與例2數(shù)據(jù)相同的例3來釋義.

例3:某市聞濤軟件開發(fā)有限公司2018年7月產(chǎn)生增值稅銷項稅額80萬元,當期取得進項稅額10萬元,上月賬面期末留抵稅額40萬元因符合退還部分行業(yè)增值稅留抵稅額的政策,已在7月申請退還.該公司7月份應申報繳納增值稅70萬元(80-10=70).

同時,由于該公司繳納了7月份的增值稅70萬元,還應申報繳納城市建設維護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根據(jù)"對實行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的納稅人,允許其從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計稅(征)依據(jù)中扣除退還的增值稅稅額"的政策規(guī)定,允許該公司將退還的增值稅留抵稅額40萬元從當期城市維護建設稅及附加的計稅(征)依據(jù)中扣除,該公司還應申報繳納7月份的城市建設維護稅2.1萬元、教育費附加0.9萬元、地方教育附加0.6萬元:

城市建設維護稅:(70-40)萬元×7%=2.1萬元

教育費附加:(70-40)萬元×3%=0.9萬元

地方教育附加:(70-40)×2%=0.6萬元

以上合計繳納城市維護建設稅及附加3.6萬元.

從例1、例2和例3的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繳納金額可見:

1.在2018年7月份,該公司不申請退還增值稅留抵稅額,應繳城市維護建設稅及附加3.6萬元.

2.如果沒有相關配套政策,該公司在退還增值稅留抵稅額40萬元以后,要繳納城市維護建設稅及附加8.4萬元,與不申請退還留抵稅額相比,要多繳納城市維護建設稅及附加4.8萬元(8.4-3.6=4.8),相當于額外支出了退還的40萬元留抵稅額12%的款項.

3.現(xiàn)根據(jù)相關配套政策,仍只需繳納城市維護建設稅及附加3.6萬元,與沒有退還留抵稅額時應繳納的城市維護建設稅及附加3.6萬元持平.

上月留抵扣算附加稅嗎?會計學堂小編認為,應該還要轉(zhuǎn)出本月正數(shù)的未交增值稅,只有這樣才能入實反映;本月應交增值稅=(-上期留抵進項稅+本月銷項稅-購貨進項稅)=如果為負數(shù),本月增值稅為零,也不用繳納增值稅附加稅.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相關問題
圈子
熱門帖子
  • 會計交流群
  • 會計考證交流群
  • 會計問題解答群
會計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