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一次性獎金個人所得稅,是企業(yè)單位等扣繳義務人對其全年經濟效益和對雇員全年工作業(yè)績的綜合考核情況,向雇員發(fā)放的一次性獎金。雇員除了獲得一次性獎金外,如半年獎、先進獎、考勤獎、季度獎、加班獎、等,一律與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合并,按稅法規(guī)定繳納個人所得稅。那么全年一次性獎金的所得稅要如何計算呢。
小編這里說說普通邏輯下的普通算法和一種速算法,以及計算方法的實例講解和年終獎臨界值。
一、全年一次性獎金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的方法
納稅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并按以下計稅辦法,由扣繳義務人發(fā)放時代扣代繳。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納稅人,該計稅辦法只允許采用一次。
⒈先將雇員當月內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個月,按其商數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如果在發(fā)放年終一次性獎金的當月,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于稅法規(guī)定的費用扣除額,應將全年一次性獎金減除“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后的余額,按上述辦法確定全年一次性獎金的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⒉將雇員個人當月內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按本條第1項確定的
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計算征稅,計算公式如下:
①如果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稅法規(guī)定的費用扣除額的,適用公式為:
應納稅額=雇員當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②如果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于稅法規(guī)定的費用扣除額的,適用公式為:
應納稅額=(雇員當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的差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三、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及速算扣除數
全年一次性獎金確定稅率及速算扣除數需要參照工資、薪金所得適用的七級累進稅率,稅率為3%至45%,共七級。詳見下表:
工資、薪金所得適用的速算扣除數表

四、年終獎金所得稅計算舉例
例1:張教授12月份工資崗貼合計應納稅所得額為5700元,其年終業(yè)績津貼為18000元。張教授年終業(yè)績津貼計稅方法如下:
① 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由于張教授12月份的應納稅所得額5700元高于扣除標準3500元, 18000÷12=1500元,其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為3%,速算扣除數為0。
②年終業(yè)績津貼應納稅額=18000×3%-0=540元
例2:承例1,如張教授年終業(yè)績津貼為18001元,張教授年終業(yè)績津貼計稅方法如下:
① 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由于張教授12月份的應納稅所得額5700元高于扣除標準3500元,
18001÷12=1500.08元,其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為105。
②年終業(yè)績津貼應納稅額=18001×10%-105=1695.1元
五、年終獎臨界點
稅率的臨界點導致“多給少拿”
據了解,由于不同的稅率對應不同的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所以剛剛超過兩個稅率的臨界點就會發(fā)生“多給少拿”的情況。而年終獎18000元剛好是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一級稅率的臨界點,也就是說,超過18000元就要按照第二級稅率10%計稅。
比如A獲得的年終獎為18000元,B年終獎為18001元(假設兩者的月工資都高于3500元)。A的應納個稅計算方法是:18000/12=1500元,對應稅率及速算扣除數為:3%、0,應納稅額=18000×3%-0=540元,稅后所得17460元。再看B,因為18001/12已經大于1500元,所對應稅率及速算扣除數為:10%、105,應納稅額=18001×10%-105=1695.1元,稅后所得16305.9元,反而比A少收入1154.1元。
而最極端的情況,是年終獎960000元和960001元的情況,由于960001元意味著將對應最高級也就是45%的稅率,960000元對應稅率則是35%,結果,1元之差稅后所得反而減少87999.45元。
避開“縮水區(qū)”18001元到19283.33元
經計算,從18001元到19283.33元,都是年終獎縮水區(qū)域,因為多發(fā)的獎金小于或等于因此而增加的稅額。而像這樣的縮水區(qū)域還不只一個,據了解,共有六個這樣的區(qū)間:
[18001元,19283.33元];[54001元,60187.50元];[108001元,114600元];[420001元,447500元];[660001元,706538.46元];[960001元,1120000元]
鑒于此,業(yè)內人士建議,發(fā)放年終獎應該盡量避開這些區(qū)域,避免因此而“多發(fā)少得”。







官方

0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094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