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解析生產(chǎn)企業(yè)出口退稅計算公式及賬務處理
答:我國對出口貨物實行增值稅“免、抵、退”稅辦法已兩年多了,但有一些出口生產(chǎn)企業(yè)的財務人員對“免、抵、退”稅計算及賬務處理仍不能很好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免、抵、退”工作的進行。歸納起來,“免、抵、退”稅的計算可分為四個步驟:
一、計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
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牌價×(增值稅率-出口退稅率)-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征收率-出口貨物退稅率)
二、計算當期應納稅額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nèi)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上期末留抵稅額
若應納稅額為正數(shù),即沒有可退稅額(因為沒有留抵稅額),則仍應交納增值稅;若應納稅額為負數(shù),即期末有未抵扣稅額,則有資格申請退稅,但到底能退多少,還要進行計算比較。
三、計算免抵退稅額
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額抵減額
免抵退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料價格×出口貨物退稅率
免稅購進原料包括從國內(nèi)購進免稅原料和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其中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組成計稅價格公式為:
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組成計稅價格=貨物到岸價+海關實征關稅和消費稅
四、確定應退稅額和免抵稅額
若期末未抵扣稅額≤免抵退稅額,則當期應退稅額=期末未抵扣稅額,當期免抵稅額=免抵退稅額-期末未抵扣稅額;
若期末未抵扣稅額≥免抵退稅額,則當期應退稅額=免抵退稅額,當期免抵稅額=0。
以企業(yè)會計準則為例。沒說退稅率,假設13%,也沒說其他條件,假設當月就只有這兩筆業(yè)務,上月也沒有留抵。
免抵退稅的計算方法如下:
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68263*(17%-13%)=2370.52
期末留抵稅額=20400-2370.52=17669.48元
免抵退稅額=68263*13%=8874.19
應退稅額=8874.19元
免抵稅額=0
如有內(nèi)銷、留抵稅額小于應退稅額等情況,應有不同計算處理方式。其賬務處理如下:
購進材料:
借:原材料 12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0400
貸:應付賬款 140400
貨物出口:
借:應收賬款 68263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68263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2370.52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zhuǎn)出)2370.52
申報免抵退稅:
借:其他應收款 8874.19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8874.19
本篇文章主要為您講述了生產(chǎn)企業(yè)出口退稅計算公式及賬務處理,對于這兩個問題是存在一定的難度的,因此您如果看不太明白或是計算中斷也是屬于正?,F(xiàn)象。因此您可以訂購我們的課程,有專門的課時將會詳細的講解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