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的國家資助的一個項目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一、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的處理
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在實際工作中比較少見,如用于購買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的財政撥款、固定資產專門借款的財政貼息等.
第一步:企業(yè)實際收到款項時,按照到賬的實際金額計量,確認資產(銀行存款)和遞延收益;
借:銀行存款
貸:遞延收益
第二步:企業(yè)將政府補助用于購建長期資產.該長期資產的購建與企業(yè)正常的資產購建或研發(fā)處理一致,通過"在建工程"、"研發(fā)支出"等科目歸集,完成后轉為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
第三步:該長期資產交付使用.自長期資產可供使用時起,按照長期資產的預計使用期限,將遞延收益平均分攤轉入當期損益(營業(yè)外收入).
(1)遞延收益分配的起點是"相關資產可供使用時起",對于應計提折舊或攤銷的長期資產,即為資產開始折舊或攤銷的時點.
(2)遞延收益分配的終點是"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或資產被處置時(孰早)".相關資產在使用壽命結束時或結束前被處置(出售、轉讓、報廢等)的,尚未分攤的遞延收益余額應當一次性轉入資產處置當期的收益,不再予以遞延.
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
購買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
從購買的下一個月(當月)
自行建造(研發(fā))的資產
(無形資產)
達到預定用途的下一個月(當月)
二、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的處理
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是指除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之外的政府補助.
政府補助通過銀行轉賬等方式撥付的,應當在實際收到(確認時間點)款項時按照到賬的實際金額確認和計量.
只有存在確鑿證據(jù)表明該項補助是按照固定的定額標準撥付的,如按照實際銷量或儲備量與單位補貼定額計算的補助,可以按照應收(其他應收款)的金額計量(特點).
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在其補助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發(fā)生的期間計入當期損益.
(一)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
1.用于補償已經(jīng)發(fā)生的費用(比如企業(yè)直接收到先征后返的增值稅)
借:銀行存款
貸:營業(yè)外收入
2.用于補償以后將發(fā)生的費用
收到時:
借:銀行存款
貸:遞延收益
以后發(fā)生費用時:
借:遞延收益
貸:營業(yè)外收入

出口退稅賬務處理?
免抵稅額來歷:當期出口收入乘以退稅率的金額,理論上應是退稅額,實際當中假如期末留抵稅額小于這個應退稅額,那么他們的差額就是"免抵稅額",顧名思義,免,出口收入不用提銷項稅;抵,出口收入可以抵減進項稅,都是優(yōu)惠范疇.因此,發(fā)生免抵稅額:
借:應交稅金--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貸:應交稅金--增值稅--出口退稅
從二級科目來看,余沒有發(fā)生改變,但是,從三級科目來看,由于"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借方有余額,因此,如果企業(yè)有內銷產品,發(fā)生的銷項稅額可以此抵頂,雖然沒退稅,單也算免稅了.
抵頂時:
借:應交稅金--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應交稅金--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有關其他業(yè)務,你可看一下以前的業(yè)務處理及出口退稅報表.現(xiàn)在也有的會計對此不處理,按理是不對的.另外,免抵稅額還是地稅提取的一個基數(shù),免抵稅額視同應繳增值稅.
以上是會計學堂小編整理的申報的國家資助的一個項目如何進行賬務處理??你們看完后應該都有了自己的認知和理解.獲取更多精彩的財務會計干貨,就請持續(xù)關注會計學堂的官網(wǎng)更新!







官方

0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094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