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接受策略的處理方式有哪些
火星上的帆布鞋
于2023-02-20 16:22 發(fā)布 ??539次瀏覽
- 送心意
青檸
職稱: 會計實務
2023-02-20 16:27
風險接受策略主要有四種:
1)忽略風險:最簡單的風險處理方式之一。在這種情況下,組織將不采取任何措施來減少或消除風險,而是忽視它們,并選擇保持不變。
2)接受風險:當組織沒有能力控制或減輕風險時,它們可能選擇接受風險,并堅持原有計劃。
3)轉移風險:對于不能忽視或接受的風險,組織將其轉移給第三方,如保險公司或供應商。
4)消除風險:組織可以采取積極的措施,如確定控制實踐、實施政策和措施,以減少風險的可能性和影響。
拓展知識:風險識別是風險管理的第一步,它是把握風險光環(huán)的關鍵。組織需要分析已知風險,確定未知風險,識別可能面臨的風險,以便組織有效地采取措施,有效地控制風險。因此,風險識別是組織完善風險管理體系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相關問題討論

風險接受策略主要有四種:
1)忽略風險:最簡單的風險處理方式之一。在這種情況下,組織將不采取任何措施來減少或消除風險,而是忽視它們,并選擇保持不變。
2)接受風險:當組織沒有能力控制或減輕風險時,它們可能選擇接受風險,并堅持原有計劃。
3)轉移風險:對于不能忽視或接受的風險,組織將其轉移給第三方,如保險公司或供應商。
4)消除風險:組織可以采取積極的措施,如確定控制實踐、實施政策和措施,以減少風險的可能性和影響。
拓展知識:風險識別是風險管理的第一步,它是把握風險光環(huán)的關鍵。組織需要分析已知風險,確定未知風險,識別可能面臨的風險,以便組織有效地采取措施,有效地控制風險。因此,風險識別是組織完善風險管理體系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2023-02-20 16:27:48

風險接受策略指的是在風險投資中,投資者采取的一系列行為或策略,以管理投資組合的風險和收益。其常見的做法包括:資產配置:根據投資者預期的收益,分配投資組合成分在不同類別的資產中,以降低整體風險;風險分散:多投資多方,從而降低投資組合中各投資單元的風險暴露程度;價格管制:控制投資組合中證券或其他投資單元的購買價格和出售價格,以降低投資組合中出現匯率波動或價格波動引起的風險;投資范圍限定:確定投資組合中包括的資產范圍,以防止投資者投資于風險較高的投資單元;風險限制:嚴格限定投資組合在特定時間內承擔的風險程度,以限制投資組合受損的程度;再保險:采用保險策略,為投資組合中遭受損失的資產提供索賠機制。
2023-02-20 16:46:20

01、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主要包括買方和賣方兩大方面。具體來說,即買方信用風險( 賒銷風險):應收賬款轉讓與受讓是保理業(yè)務的核心,借款人與還款人分離是其與貸款區(qū)別的顯著特征,是保理業(yè)務的關鍵風險.賣方信用風險: 賣方客戶通常作為國內保理業(yè)務的申請主體(定向保理除外),其信用狀況的優(yōu)劣,經營實力的強弱都會對保理業(yè)務產生重要影響。
a)欺詐風險:客戶為達到融資目的,在并無真實貿易背景的情況下是通過偽造變造發(fā)票、構建虛假合同等形式套取資金;
b)拖欠風險:買方企業(yè)超過規(guī)定的信用期限付款使保理商無法及時收回融資款;
c)壞賬風險:賣方企業(yè)應收賬款不能按照發(fā)生數額回收,轉化為保理商的壞賬風險。
02、法律風險
保理業(yè)務的最大特點就是獲得融資方和最終還款人二者分離,銀行不得不承受由于這兩者分離所帶來的風險。從保理業(yè)務的整個過程來看,法律風險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a)應收賬款的合法性:即債權是否合法有效。若保理商受讓了法律明文規(guī)定不得讓與的應收賬款,就會面臨法律風險;
b)合同瑕疵風險:如果買賣雙方出現了履約瑕疵,很可能出現貿易糾紛,倘若保理商陷入此類糾紛,必將對保理融資的安全回收帶來負面影響;
c)轉讓風險:保理商未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應收賬款轉讓通知”方式操作,進而產生的法律風險
03、操作風險
操作風險是指在業(yè)務發(fā)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主要包括六個方面:
a)盡職調查階段:在客戶和應收賬款的選擇上,為有瑕疵的應收賬款辦理保理,缺乏對雙方貿易背景真實性調查;
b)操作設計階段:在簽訂保理協議的過程中,由于保理協議內容不完善、條款不全面、約定不受法律保護等情況,導致在具體操作及后續(xù)的執(zhí)行上出現困難;
c)貸中管理階段:對于受讓的增值稅發(fā)票、商務合同、提貨單等單據,由于經辦人員對單據審核不仔細不到位而造成假單據真融資的情況和其他違規(guī)行為;
d)貸后回收階段:保理商給客戶融資后,經辦人員忽視了對賣方應收賬款的回收監(jiān)督,使得客戶將款項挪作他用,保理商融資款回收便會出現困難。
2019-11-13 20:23:12

你好,你好,會要求企業(yè)按銷售處理補交增值稅,所得稅等稅款
2019-09-02 11:51:21

您好,一、財務風險有
1、企業(yè)經營的外部環(huán)境是形成企業(yè)財務風險的外部原因,主要包括宏觀經濟環(huán)境和政策影響、行業(yè)背景。
2、外因雖然會導致企業(yè)財務風險形成,可是內因才是形成財務風險的根本,內因包括:資本結構不合理、投資決策不合理、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財務人員風險意識淡薄、收益分配政策不科學等。
二、企業(yè)財務風險如何防范。
(一)提高企業(yè)財務風險意識。財務風險客觀存在與財務管理的各個工作環(huán)節(jié)有很大關聯,因此要提高企業(yè)財務人員的風險意識,培養(yǎng)財務人員對風險的判斷和應對能力,以便財務人員準確及時的發(fā)現潛在財務風險。
(二)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tǒng)。設置一些敏感性和可靠性高的財務指標,并構建指標體系。企業(yè)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可以通過這些財務指標的變化,對將要面臨的財務危機進行預測和預報,便于將風險降到最低。
(三)完善財務風險管理制度。麥積財務表示在財務管理的各個職能中,必須及時的識別、分析和測試財務風險,采取科學方法防范和化解風險。
(四)強化企業(yè)內審制度。內部審計制度的健全有利于實現良好的內部控制,在良好的內部控制制度下才能保證財務信息的全面、準確和及時,為做出正確的財務決策和識別風險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五)建立合理的資本結構。企業(yè)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合理的負債規(guī)模,并審時度勢把握借款時機,同時應預測負債籌資的使用效果,權衡收益成本。
(六)建立科學的投資決策機制。在進行長期投資決策時,既要對投資項目未來收益進行比較和評估,同時為確保資本投資決策的正確性,必須認真分析風險因素,并反映在項目的評估之中。
(七)完善企業(yè)法人治理結構。股東為企業(yè)提供了財務資源,但是他們處在企業(yè)之外,而經營者即管理當局在企業(yè)里直接從事管理工作。為了防止經營者背離股東目標可以建立激勵機制,是經營者分享企業(yè)增加的財富,鼓勵他們采取符合股東利益最大化的行動。
(八)根據實際采取相應的風險策略。當企業(yè)出現了一些潛在風險時,比如產品積壓、應收賬款增加、成本上升等,要及時分析其出現的原因,制定相應的風險策略,降低對企業(yè)的危害程度。
2018-03-17 21:59:40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精選問題
獲取全部相關問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