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師:預計息稅前利潤等于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時,應選擇哪種籌資方案呢?上課時,只知道大債小股,即:預計息稅前利潤大于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時,采債務;預計息稅前利潤小于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時,采股權。那么,相等時采用哪種,還是說哪種都可以或更多希望債務吧,因為債務產生利息可抵稅作用?
答: 你好,同學,預計息稅前利潤等于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時,選擇哪一種都可以,因為他們的每股收益EPS是相等 的
15. 財務杠桿的大小是由( )決定。A.企業(yè)的經營風險B.財務杠桿的大小是由固定性融資成本與息稅前利潤共同決定C.和經營杠桿實際一樣,無區(qū)別D.以上都不對為何選B,財務杠桿不是每股收益/息稅前利潤嗎,為何固定性融資成本和息稅前利潤就能決定了,那每股收益的影響呢?
答: 您好! 本題應該從財務杠桿的原理出發(fā)理解,財務杠桿原理是固定性融資成本引起財務杠桿效應的根源,但是企業(yè)息稅前利潤與固定性融資成本之間的相對水平決定了財務杠桿的大小,即財務杠桿的大小是由固定性融資成本和息稅前利潤共同決定的。
一名會計如何讓領導給你主動加薪?
答: 都說財務會計越老越吃香,實際上是這樣嗎?其實不管年齡工齡如何
為什么說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是使兩種 籌資方式下每股收益相等的息稅前利潤或業(yè)務量水平啊,沒理解為什么也是業(yè)務量水平?
答: 您好,因為業(yè)務量水平和息稅前利潤是一一對應的,一個業(yè)務量水平就對應一個息稅前利潤


21越努越幸運 追問
2021-03-23 10:16
秋天老師 解答
2021-03-23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