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weilin?
于2020-03-13 16:50 發(fā)布 ??2719次瀏覽
meizi老師
職稱: 中級會計師
2020-03-13 16:51
你好 你們每月都是15000 個人社保那些有繳納金額嗎
weilin? 追問
2020-03-13 17:00
社保個人部分322.1,沒有其他
meizi老師 解答
2020-03-13 17:06
好的 我看看 本月稅前工資15000元 本月應納個稅290.34元 1.應納稅所得額 = 累計收入 - 累計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 累計專項附加扣除 - 累計減除費用=30000-644.2-0-10000=19355.802.應納稅所得額19355.80,參照稅率表,得到稅率3%,速算扣除數(shù) 0 3.上月應納稅所得額 = 上月累計收入 - 上月累計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 上月累計專項附加扣除 - 上月累計減除費用=15000-322.1-0-5000=9677.90 累計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x 預扣稅率 - 速算扣除數(shù)=19355.80x3%-0=580.67累計已繳納稅額 = 上月應納稅所得額 x 預扣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9677.90x3%-0=290.34當月應納稅額 = 累計應納稅額 - 累計已繳納稅額=580.674-290.337=290.34
2020-03-13 17:16
謝謝老師,但為什么算2月份要把1月份也加進去
2020-03-13 17:19
你好 因為現(xiàn)在工資個稅 是按月預繳 次年按綜合所得來匯算的
2020-03-13 17:47
3月份就乘3,4月份就乘4嗎?老師,那我客戶端申報只需要填本月收入就可以吧?其他系統(tǒng)自動跳的吧?
2020-03-13 17:48
是的 ; 到時系統(tǒng)會自動累計的;好好理解下 比如給你舉例 某職員2015年入職,2019年每月應發(fā)工資均為30000元,每月減除費用5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未4500元,享受子女教育、贍養(yǎng)老人兩項專項附加扣除共計2000元,每月減免收入及減免稅額等情況,以前三個月為例,應當按照以下方法計算個月一個預扣預繳稅額:1月份:(30000-5000-4500-2000)*3%=555元2月份:(30000*2-5000*2-4500*2-2000*2)*10%-2520-555=625元3月份:(30000*3-5000*3-4500*3-2000*3)*10%-2520-555-625=1850元
微信里點“發(fā)現(xiàn)”,掃一下
二維碼便可將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請問,2月份某一員工工資15000元,沒有專項附加扣除,他這個月要預繳的個稅金額是多少?
答: 你好 你們每月都是15000 個人社保那些有繳納金額嗎
工資薪金預繳個稅的時候可以有哪些扣除
答: 您好,同學,常見可以扣除的項目有基本減除費用5000元/月、五險一金、專項附加扣除項目。
報考2022年中級會計職稱對學歷有什么要求?
答: 報名中級資格考試,除具備基本條件外,還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請問異地預繳增值稅時同時預繳了工資薪金,那這個預繳的工資薪金在匯算清繳時也算在工資里面稅前扣除嗎?
答: 您的問題老師解答(計算)中,請耐心等待
企業(yè)為職工代扣代繳個稅,預繳時,綜合所得中是不是只有工資薪金才能減除扣除費用?其他的要到匯算清繳時才能合并扣除減除費用 ,預繳時不能扣?
討論
員工工資薪金每月16000元,每月三險一金3200元,每月專項扣除3000,每個季度最后一個月的考核獎金收入30000。怎么計算預繳個稅?
2019年度趙某1月領取工資10000元、個人繳付“三險一金”2000元,假設沒有專項附加扣除,預繳個稅90元,請問90是怎么計算的呢
請問老師,算個稅時用哪個表?應該是表5-1吧,可是沒有速算扣除數(shù),所以用表5-3。可是表5-3又寫著是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適用,那到底這幾個表該怎么用啊?在什么情況下用那個表?有點混亂。還是說題目里給,用就行了?
2022年3月份的工資減掉附加扣除項超過了5000但1-3月的工資總額扣除附加后沒有超過15000,那為什么3月份預繳個稅時還要扣錢呢?
meizi老師 | 官方答疑老師
職稱:中級會計師
★ 4.99 解題: 317621 個
應網(wǎng)絡實名制要求,完成實名認證后才可以發(fā)表文章視頻等內容,以保護賬號安全。 (點擊去認證)
weilin? 追問
2020-03-13 17:00
meizi老師 解答
2020-03-13 17:06
weilin? 追問
2020-03-13 17:16
meizi老師 解答
2020-03-13 17:19
weilin? 追問
2020-03-13 17:47
meizi老師 解答
2020-03-13 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