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A注冊會計師擬對甲公司應(yīng)付丙公司的款項實施函證程序。因甲公司與丙公司存在訴訟糾紛,管理層要求不實施函證程序。A注冊會計師認(rèn)為其要求合理,實施了替代審計程序,結(jié)果滿意。 這個為什么不對呢?

hiking~
于2019-08-13 10:50 發(fā)布 ??4290次瀏覽
- 送心意
陳詩晗老師
職稱: 注冊會計師,中級會計師,專家顧問
相關(guān)問題討論
同學(xué)。作為審計,不能因管理層要求不實施函證就合理,需要考慮管理層要求不實施函證對其審計證據(jù)是否有影響,是否存在 重大錯報。
2019-08-13 11:05:20
你好,1.兩者的審計目標(biāo)不同。2.兩者的審計標(biāo)準(zhǔn)不同。3.兩者的經(jīng)費或收入來源不同。4.兩者的取證權(quán)限不同。5.兩者對發(fā)現(xiàn)問題的處理方式不同。
2023-12-25 20:04:25
您好請問是咨詢什么呢
2023-01-04 22:05:25
您好,您的具體 問題/情況 是什么 ?
2024-01-08 18:09:14
注冊會計師需要審計一個總共有1200個項目、賬面金額為1000000元的存貨。
他們選擇了其中的400個項目作為樣本,這些項目的賬面金額為400000元。
經(jīng)過審計程序,他們確定這400個樣本項目的實際審定金額為420000元。
我們需要計算根據(jù)這400個樣本推斷出的總體錯報金額是多少。
假設(shè)總體錯報金額為 M 元。
樣本的錯報金額 = 樣本賬面金額 - 樣本審定金額 = 400000元 - 420000元 = -20000元。
因為樣本是總體的一個子集,所以樣本的錯報率可以推斷出總體的錯報率。
樣本的錯報率 = 樣本的錯報金額 / 樣本的賬面金額 = -20000元 / 400000元 = -0.05 或 -5%。
因此,總體的錯報率也可以認(rèn)為是-5%。
利用總體錯報率與總體賬面金額相乘,我們可以得到總體的錯報金額:
M = 1000000元 × (-5%) = -50000元。
樣本的錯報金額是 -20000 元,錯報率是 -5%。
因此,我們可以推斷總體的錯報率也是 -5%。
所以,總體的錯報金額是 -50000 元。
2023-11-08 09:00:21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精選問題
獲取全部相關(guān)問題信息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094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