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大菲的馬甲
于2019-07-29 22:48 發(fā)布 ??1041次瀏覽
陳詩晗老師
職稱: 注冊會計師,中級會計師,專家顧問
2019-07-29 22:52
同學,你好, 沒有錯,是計劃成本。
大菲的馬甲 追問
2019-07-29 22:55
假設某材料計劃成本110元,實際成本80元,怎么做分錄?
2019-07-29 22:58
我認為應該是 借:材料采購 80元 貸:銀行存款 80元 借:原材料 110元 貸:材料采購 80元 貸:材料成本差異 30元 這里材料采購貸方不就是實際成本嗎?
陳詩晗老師 解答
2019-07-29 23:05
你分錄1借材料采購是圖里闡述的意思。 發(fā)生時是在借方。
2019-07-29 23:30
貸方呢?
分錄二呢?
2019-07-30 09:09
分錄是沖減之前的材料采購。 老師講義里指的是分錄一
2019-07-30 13:45
老師,我覺得你的這個解釋很不合理。很明顯王老師這個課件是對材料采購科目所有應用情況的總結,怎么可能只能解釋分錄一不能解釋分錄二呢?分錄一是說的是“材料采購”科目借方的情況,這個我明白。我的問題是“材料采購貸方登記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是怎么在分錄提現(xiàn)的? 如果你不會或者你說不明白,你讓別的老師解答,你這樣糊里糊涂和稀泥是一個對待工作地態(tài)度嗎?
2019-07-30 13:46
是一個傳道授業(yè)的態(tài)度嗎?
2019-07-30 14:11
計劃成本法下 收到材料按計劃成本計入原材料 收到憑據(jù)按票面金額計入材料采購 差額沖材料成本差異 借:材料采購 貸:銀行存款等 借:原材料 貸:材料采購 借:材料采購 貸:材料成本差異或相反分錄 你這里材料采購貸方本就是按計劃成本結轉,在轉材料成本差異。
2019-07-30 15:13
1.我學不懂是我的問題,我努力在學 ,至于結果如何我自己承擔,也并沒有發(fā)脾氣 2.我購買答疑服務,你明顯的應付事兒,我對你的工作態(tài)度提出質疑,我認為我沒有錯。 3.你不好好說明白,還出言不遜,是你的問題,一個沒有職業(yè)操守的人,敗壞會計學堂名聲
給你簡單的講,你不理解,我有什么辦法 只有給你細致的講
微信里點“發(fā)現(xiàn)”,掃一下
二維碼便可將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老師,這個地方是不是錯了?應該是實際成本?
答: 同學,你好, 沒有錯,是計劃成本。
計劃成本法用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會用到?有實際成本法就好了,覺得好繞啊。
答: 你好,計劃成本就是計劃成本比較準確的單位可以按這個核算,其他的企業(yè)一般是按實際成本法核算的
報考2022年中級會計職稱對學歷有什么要求?
答: 報名中級資格考試,除具備基本條件外,還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打問號的地方,為什么借方是計劃成本,貸方是實際成本
答: 你好,因為計算委托加工物資的時候是實打實付錢做分錄,按實際成本來做的,但是這個公司存貨是按照計劃成本核算的,所以周轉材料出庫入庫的時候金額都是計劃成本。
老師,這個地方不是寫反了吧?不是應該實際-預算嗎?
討論
借方成本余額40000 貸方成本差額600 預計成本80000 實際成本74000 預計成本70000 實際成本為
老師我想問圖一的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怎么算圖二求得是終值還是現(xiàn)值方案對比圖怎么看求終值和現(xiàn)值遞延年金怎么看求終值還是現(xiàn)值 謝謝老師
關于計劃成本和實際成本,如何方便記憶哪個環(huán)節(jié)的借方是實際成本?
一般借款的加權平均資本化率,那個所占用一般借款當期實際發(fā)生之和和占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權平均說,這個地方用不用考慮資本化期間,比如,資本化期是2018年1.1日-2018.9.1,然后,9.1-12.31停止資本化了,兩筆借款都是2018.1.1之前借,或者是其中有一個是2.18.3.1日借的,考慮資本化期嗎麻煩老師回復的具體些這塊不懂不太理解
陳詩晗老師 | 官方答疑老師
職稱:注冊會計師,中級會計師,專家顧問
★ 4.99 解題: 179282 個
應網(wǎng)絡實名制要求,完成實名認證后才可以發(fā)表文章視頻等內容,以保護賬號安全。 (點擊去認證)
大菲的馬甲 追問
2019-07-29 22:55
大菲的馬甲 追問
2019-07-29 22:58
陳詩晗老師 解答
2019-07-29 23:05
大菲的馬甲 追問
2019-07-29 23:30
大菲的馬甲 追問
2019-07-29 23:30
陳詩晗老師 解答
2019-07-30 09:09
大菲的馬甲 追問
2019-07-30 13:45
大菲的馬甲 追問
2019-07-30 13:46
陳詩晗老師 解答
2019-07-30 14:11
大菲的馬甲 追問
2019-07-30 15:13
陳詩晗老師 解答
2019-07-30 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