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工資、薪金能否稅前扣除?

2019-05-21 20:39 來源:網友分享
1720
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工資、薪金能否稅前扣除,工資的確認是有股原則的,有五條原則大家可是熟悉?下面我們會聊到,相信你一看就明白,那么問題的答案也在其中,由此及彼如此而已。

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工資、薪金能否稅前扣除

根據(jù)《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yè)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3號)第一條關于合理工資薪金問題規(guī)定,《實施條例》第三十四條所稱的“合理工資薪金”,是指企業(yè)按照股東大會、董事會、薪酬委員會或相關管理機構制訂的工資薪金制度規(guī)定實際發(fā)放給員工的工資薪金。稅務機關在對工資薪金進行合理性確認時,可按以下原則掌握:

(一)企業(yè)制訂了較為規(guī)范的員工工資薪金制度;

(二)企業(yè)所制訂的工資薪金制度符合行業(yè)及地區(qū)水平;

(三)企業(yè)在一定時期所發(fā)放的工資薪金是相對固定的,工資薪金的調整是有序進行的;

(四)企業(yè)對實際發(fā)放的工資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義務;

(五)有關工資薪金的安排,不以減少或逃避稅款為目的。

滿足以上條件的可以按工資薪金項目在稅前扣除。

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工資、薪金能否稅前扣除

工資薪金在稅前扣除方面有哪些規(guī)定和要求

工資薪金在稅前可以扣除社保費、住房公積金及專項附加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xù)教育、大病醫(y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yǎng)老人等支出。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yè)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guī)定對公益慈善事業(yè)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guī)定。

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工資、薪金能否稅前扣除,規(guī)則中總有一些邏輯,不要死記硬背這些知識點,我們要結合自己的理解和工作經驗哪怕是從書本上看到的案例,也是有幫助的。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