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級會計實務考前提分試卷及答案二(2)

2017-08-23 11:22 來源:網友分享
1929
距離考試只有18天了,大家備考的怎么樣了呢?小編為大家準備了2017中級會計實務考前提分試卷及答案二(2),詳情請看下文!

2017中級會計實務考前提分試卷及答案二(2)

四、計算題(本類題共2小題,第1小題10分,第2小題12分,共22分,凡要求計算的項目,除特別說明外,均須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出現小數的,均保留到小數點后兩位小數,凡要求編制會計分錄的,除題中有特殊要求外,只需寫出一級科目)

1.西山公司2011年度和2012年度與長期股權投資相關的資料如下:

(1)2011年度有關資料:

①1月1日,西山公司以銀行存款5 000萬元自甲公司股東購入甲公司10%有表決權股份.當日,甲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和賬面價值均為48 000萬元,西山公司在取得該項投資前,與甲公司及其股東不存在關聯方關系,取得該項投資后,對甲公司不具有重大影響;甲公司股份在活躍市場沒有報價,其公允價值不能可靠確定.

②4月26日,甲公司宣告分派現金股利3 500萬元.

③5月12日,西山公司收到甲公司分派的現金股利,款項已收存銀行.

④甲公司2011年度實現凈利潤6 000萬元.

(2)2012年度有關資料:

①1月1日,西山公司以銀行存款9 810萬元和一項公允價值為380萬元的專利權(成本為450萬元,累計攤銷為120萬元),自甲公司其他股東購入甲公司20%有表決權股份.當日,甲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賬面價值為50 500萬元,公允價值為51 000萬元.其差額全部源自存貨的公允價值高于其賬面價值.西山公司取得甲公司該部分有表決權股份后,按照甲公司章程有關規(guī)定,派人參與甲公司的財務和生產經營決策.

②4月28日,甲公司宣告分派現現金股利4 000萬元.

③5月7日,西山公司收到甲公司分派的現金股利,款項已收存銀行.

④甲公司2012年度實現凈利潤8 000萬元,年初持有的存貨已對外出售60%.

(3)其他資料:

①西山公司除對甲公司進行長期股權投資外,無其他長期股權投資.

②西山公司和甲公司采用相一致的會計政策和會計期間,均按凈利潤的10%提取盈余公積.

③西山公司對甲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在2011年度和2012年度均未出現減值跡象.

④西山公司與甲公司之間在各年度均未發(fā)生其他交易.

除上述資料外,不考慮其他因素.

要求:

(1)分別確定西山公司2011年度和2012年度核算長期股權投資的方法.

(2)逐項編制西山公司2011年度與長期股權投資有關的會計分錄.

(3)逐項編制西山公司2012年度與長期股權投資有關的會計分錄.

(4)計算西山公司2012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長期股權投資"項目的期末數.

("長期股權投資"科目要求寫出明細科目;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答案】

(1)分別確定西山公司2011年度和2012年度核算長期股權投資的方法.

2011年度:成本法

2012年度:權益法

(2)逐項編制西山公司2011年度與長期股權投資有關的會計分錄.

2011年1月1日:

借:長期股權投資 5000

貸:銀行存款 5000

2011年4月26日:

西山公司應確認的現金股利=3500×10%=350(萬元)

借:應收股利 350

貸:投資收益 350

2011年5 月12 日:

借:銀行存款 350

貸:應收股利 350

(3)逐項編制西山公司2012年度與長期股權投資有關的會計分錄.

2012年1月1日: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10190

累計攤銷 120

貸:銀行存款 9810

無形資產 450

營業(yè)外收入 50

原股權投資10%的投資成本5000萬元大于應享有甲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4800萬元(48000×10%),產生的是正商譽200萬元;新股權投資20%的投資成本10190萬元小于應享有甲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10200萬元(51000×20%),產生負商譽10萬元,綜合考慮的結果是正商譽190萬元,所以不需要調整.

對于兩次投資時點之間的追溯:

兩次投資時點之間甲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增加3000萬元(51000-48000),其中實現凈利潤6000萬元,分配現金股利3500萬元,所以發(fā)生的其他變動=3000-(6000-3500)=500(萬元),調整分錄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600

--其他權益變動 50

貸: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350

盈余公積 25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25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50

2012年4月28日:

西山公司享有現金股利=4000×30%=1200(萬元)

借:應收股利 1200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600

--成本 600

2012年5月7日:

借:銀行存款 1200

貸:應收股利 1200

甲公司經調整后的凈利潤=8000-(51000-50500)×60%=7700(萬元)

西山公司應確認的金額=7700×30%=231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2310

貸:投資收益 2310

(4)計算西山公司2012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長期股權投資"項目的期末數.

2012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長期股權投資"項目的期末數

=5000+10190+600+50-350-1200+2310

=16600(萬元)

【試題點評】本題考核"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轉權益法"知識點,屬于長期股權投資的基礎考點,難度不大.

2.甲公司2012年度實現利潤總額10000萬元,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預計未來期間適用的所得稅稅率不會發(fā)生變化,假定未來期間能夠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扣暫時性差異.甲公司2012年度發(fā)生的有關交易和事項中,會計處理與稅法規(guī)定存在差異的有:

(1)某批外購存貨年初、年末借方余額分別為9900萬元和9000萬元,相關遞延所得稅資產年初余額為235萬元,該批存貨跌價準備年初、年末貸方余額分別為940萬元和880萬元,當年轉回存貨跌價準備60萬元,稅法規(guī)定,該筆準備金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包括在內.

(2)某項外購固定資產當年計提的折舊為1200萬元,未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該項固定資產系2011年12月18日安裝調試完畢并投入使用,原價為600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稅法規(guī)定,類似固定資產采用年數總和法計提的折舊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企業(yè)在納稅申報時按照年數總和法將該折舊調整為2000萬元.

(3)12月31日,甲公司根據收到的稅務部門罰款通知,將應繳罰款300萬元確認為營業(yè)外支出,款項尚未支付.稅法規(guī)定,企業(yè)該類罰款不允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4)當年實際發(fā)生的廣告費用為25740萬元,款項尚未支付.稅法規(guī)定,企業(yè)發(fā)生的廣告費、業(yè)務宣傳費不超過當年銷售收入15%的部分允許稅前扣除,超過部分允許結轉以后年度稅前扣除.甲公司當年銷售收入為170000萬元.

(5)通過紅十字會向地震災區(qū)捐贈現金500萬元,已計入營業(yè)外支出.稅法規(guī)定,企業(yè)發(fā)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要求:

(1)分別計算甲公司有關資產、負債在2012年年末的賬面價值、計稅基礎,及其相關的暫時性差異、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的余額,計算結果填列在答題卡指定位置的表格中(不必列示計算過程).

(2)逐項計算甲公司2012年年末應確認或轉銷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的金額.

(3)分別計算甲公司2012年度應納稅所得額、應交所得稅以及所得稅費用(或收益)的金額.

(4)編制甲公司2012年度與確認所得稅費用(或收益)相關的會計分錄.

【答案】

(1)事項一:2012年年末存貨的賬面價值=9000-880=8120(萬元),計稅基礎為9000萬元.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余額=9000-8120=880(萬元),遞延所得稅資產的余額=880×25%=220(萬元).

事項二:2012年年末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6000-1200=4800(萬元),計稅基礎=6000-6000×5/15=4000(萬元),應納稅暫時性差異余額=4800-4000=800(萬元),遞延所得稅負債的余額=800×25%=200(萬元).

事項三:2012年年末其他應付款的賬面價值為300萬元,計稅基礎也為300萬元;不產生暫時性差異.

事項四:因為該廣告費尚未支付,所以該廣告費作為負債來核算,賬面價值為25740萬元,計稅基礎=25740-(25740-170000×15%)=25500(萬元),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余額=25740-25500=240(萬元),遞延所得稅資產余額=240×25%=60(萬元).

(2)事項一: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期末余額220萬元,期初余額235萬元,本期應轉回遞延所得稅資產=235-220=15(萬元).

事項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期末余額為200萬元,期初余額為0,所以本期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200萬元.

事項四: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余額為60萬元,期初余額為0萬元,所以本期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60萬元.

(3)2012年度應納稅所得額=10000-60-800+300+240=9680(萬元),應交所得稅=9680×25%=2420(萬元),所得稅費用=2420+15+200-60=2575(萬元).

(4)會計分錄為:

借:所得稅費用2575

遞延所得稅資產45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2420

遞延所得稅負債200

五、綜合題(本類題共2小題,第1題15分,第2小題18分,共33分,凡要求計算的項目,除了特別說明外,均須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出現小數,凡要求編制會計分錄的,除題中有特殊要求外,只需寫出一級科目)

1.甲公司、乙公司和丙公司均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有關資料如下:

(1)2012年10月12日,經與丙公司協商,甲公司以一項非專利技術和對丁公司股權投資(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換入丙公司持有的對戊公司長期股權投資.

甲公司非專利技術的原價為1200萬元,已推銷200萬元,已計提減值準備100元,公允價值為1000萬元,應交納營業(yè)稅50萬元;對丁公司股權賬面價值和公允價值均為400萬元.其中,成本為350萬元,公允價值變動為50萬元.甲公司換入的對戊公司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

丙公司對戊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為110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公允價值為1200萬元.丙公司另以銀行存款向甲公司支付補價200萬元.

(2)2012年12月13日,甲公司獲悉乙公司發(fā)生財務困難,對應收向乙公司銷售商品的款項2340萬元計提壞賬準備280萬元,此前未對該款項計提壞賬準備.

(3)2013年1月1日,考慮到乙公司近期可能難以按時償還前欠貨款2340萬元,經協商,甲公司同意免去乙公司400萬元債務,剩余款項應在2013年5月31日前支付;同時約定,乙公司如果截至5月31日經營狀況好轉,現金流量比較充裕,應再償還甲公司100萬元.當日,乙公司估計截至5月31日經營狀況好轉的可能性為60%.

(4)2013年5月31日,乙公司經營狀況好轉,現金流量較為充裕,按約定償還了對甲公司的重組債務.

假定有關交易均具有商業(yè)實質,不考慮所得稅等其他因素.

要求:

(1)分析判斷甲公司和丙公司之間的資產交換是否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2)計算甲公司換出非專利技術應確認的損益,并編制甲公司有關業(yè)務的會計分錄.

(3)編制甲公司與確認壞賬準備有關的會計分錄.

(4)計算甲公司重組后應收賬款的賬面價值和重組損益,并編制甲公司有關業(yè)務的會計分錄.

(5)計算乙公司重組后應付賬款的賬面價值和重組損益,并編制乙公司有關業(yè)務的會計分錄.

(6)分別編制甲公司、乙公司2013年5月31日結清重組后債權債務的會計分錄.

(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答案】

(1)對甲公司而言:

收到的貨幣性資產/換出資產公允價值=200/(1000+400)=14.29%<25%,所以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對丙公司而言:

支付的貨幣性資產/換入資產公允價值=200/(1000+400)=14.29<25%,所以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2)甲公司換出非專利技術應確認的損益=1000-(1200-200-100)-50=50(萬元).

會計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1200

無形資產減值準備100

累計攤銷200

銀行存款200

貸:無形資產1200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yè)稅50

營業(yè)外收入5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350

--公允價值變動50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50

貸:投資收益50

(3)

借:資產減值損失280

貸:壞賬準備280

(4)甲公司重組后應收賬款的賬面價值=2340-400=1940(萬元)

甲公司重組損失=(2340-280)-1940=120(萬元)

借:應收賬款--債務重組1940

壞賬準備280

營業(yè)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120

貸:應收賬款2340

(5)乙公司重組后應付賬款的賬面價值=2340-400=1940(萬元)

乙公司重組收益=2340-1940-100=300(萬元)

借:應付賬款2340

貸:應付賬款--債務重組1940

預計負債100

營業(yè)外收入--債務重組收益300

(6)2013年5月31日

甲公司:

借:銀行存款2040

貸:應收賬款--債務重組1940

營業(yè)外支出(或營業(yè)外收入)100

乙公司:

借:應付賬款--債務重組1940

預計負債100

貸:銀行存款2040

2.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按凈利潤的10%計提盈余公積.甲公司與收入有關的資料如下:

(1)2012年3月25日,甲公司向丙公司銷售一批商品,不含增值稅的銷售價格為30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510萬元,該批商品成本為2400萬元,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該批商品已發(fā)出,滿足收入確認條件.

4月5日,丙公司在驗收該批商品時發(fā)現其外觀有瑕疵,甲公司同意按不含增值稅的銷售價格給予10%的折讓,紅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價款為3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51萬元.

5月10日,甲公司收到丙公司支付的款項3159萬元.

(2)2012年9月1日至30日,甲公司開展A產品以舊換新業(yè)務,共銷售A產品100臺,每臺不含增值稅的銷售價格為1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1.7萬元,每臺銷售成本為7萬元,同時,回收100臺舊產品作為原材料驗收入庫,每臺不含增值稅的回收價格為1萬元,增值稅稅額為0.17萬元,款項均已支付.

(3)2012年11月20日,甲公司與戊公司簽訂一項為期3個月的勞務合同,合同總收入為90萬元,當日,收到戊公司預付的合同款45萬元.

12月31日,經專業(yè)測量師測量后,確定該項勞務的完工程度為40%.至12月31日,累計發(fā)生的勞務成本為30萬元,估計完成該合同還將發(fā)生勞務成本40萬元,該項合同的結果能夠可靠計量,假定發(fā)生的勞務成本均為職工薪酬,不考慮稅費等相關因素.

(4)2013年1月18日,因產品質量問題,甲公司收到乙公司退回的一批商品,紅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價款為4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68萬元,該批商品系2012年12月19日售出,銷售成本為320萬元,已于當日全部確認為收入,款項仍未收到,未計提壞賬準備,甲公司2012年度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為2013年3月10日,2012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于2013年4月30日完成.

除上述資料外,不考慮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據材料(1)至材料(3),逐筆編制甲公司相關業(yè)務的會計分錄(銷售成本和勞務成本應逐筆結轉).

(2)根據資料(4),判斷該事項是否屬于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如為調整事項,編制相應的會計分錄.

("應交稅費"科目要求寫出明細科目及專欄名稱: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答案】

材料(1)

2012年3月25日

借:應收賬款351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3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510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2400

貸:庫存商品2400

2012年4月5日

借:主營業(yè)務收入3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51

貸:應收賬款351

2012年5月10日

借:銀行存款3159(3510-351)

貸:應收賬款3159

材料(2)

借:銀行存款1053

原材料1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1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700

貸:庫存商品700

材料(3)

2012年11月20日

借:銀行存款45

貸:預收賬款45

2012年12月31日

確認提供勞務收入=900×40%-0=36(萬元),

確認提供勞務成本=(30+40)×40%-0=28(萬元).

借:勞務成本30

貸:應付職工薪酬30

借:預收賬款36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36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28

貸:勞務成本28

(2)該銷售退回屬于資產負債表日事項.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主營業(yè)務收入4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68

貸:應收賬款468

借:庫存商品32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主營業(yè)務成本320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20[(400-320)×2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所得稅費用20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6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60

借:盈余公積6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6

2017中級會計實務考前提分試卷及答案二(2)如上,大家覺得有幫助,可以轉發(fā)分享給朋友哦,更多中級考試資訊,敬請關注會計學堂的更新。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相關問題
圈子
熱門帖子
  • 會計交流群
  • 會計考證交流群
  • 會計問題解答群
會計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