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幣報表折算差額會計分錄

2018-08-16 15:08 來源:網友分享
4168
外幣報表折算差額在會計上是一個比較難處理的問題,今天我們就外幣的相關知識來解答關于外幣報表折算差額的會計分錄的做法問題.小編認為,在會計上,它大致有兩種處理的方法,詳情請參照下文.

外幣報表折算差額會計分錄

外幣報表折算差額會計分錄:外幣報表折算差額會計處理大致有兩種方法:

(1)遞延處理.

在遞延法下,將折算差額列入所有者權益,并單列項目反映.遞延處理有利于保持會計報表有關項目原有的比例關系,便于進行財務比率分析.

(2)計入當期損益.

將折算差額計入損益,列入利潤表.這樣做的優(yōu)點是能真實反映企業(yè)所承受的匯率風險,但是將未實現的損益記入當期損益,有可能引起對會計報表的誤解.

除以上兩種方法外,還有一些方法,比如:將折算差額借方發(fā)生額,即折算損失,記入損益;將折算差額貸方發(fā)生額,即折算收益,加入遞延,記入所有者權益.

采用現行匯率法(我國),外幣報表折算差額作遞延處理;采用時態(tài)法時,外幣報表折算差額列為當期損益.

外幣報表折算差額會計分錄

相關知識:

又稱外幣報表折算損益.外幣報表折算損益是未實現損益,它一般不在賬簿中反映,只反映在報表中.

外幣報表折算差額會計處理大致有兩種方法:一是作為遞延損益處理;二是作為當期損益處理.遞延損益處理,是指對外幣報表折算的差額不計入當期損益而遞延到以后各期,即將報表折算差額以單獨項目列示資產負債表全以內,作為累計遞延處理.運用現行匯率法折算時形成的折算差額通常采用這一方法. 當期損益處理,是指在利潤表中確認折算差額,以折算差額項目單獨列示.

關于外幣報表折算差額會計分錄的做法問題,上述文章根據遞延處理和當期損益這兩大類進行了闡述.并對其相關的知識點加以說明.感謝您的閱讀.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相關問題
  • ?外幣報表折算差額怎么計算

    外幣報表折算差額的計算一般是采用雙記帳準則,即報表上的每筆外幣交易都要記錄在兩個帳戶中,一個是用當時的外幣匯率記錄外幣金額,另一個是用期末外幣匯率記錄外幣金額。計算外幣報表折算差額的公式為:外幣報表折算差額=期末外幣余額×(期末匯率-初期匯率)。 拓展知識:外幣報表折算差額不僅包括外幣賬戶余額的變動,還包括外幣固定資產價值、外幣存款利息、外幣應收賬款、外幣應付賬款等所有外幣金額的變動,這些都會影響外幣報表折算差額的計算。

  • 外幣報表折算差額計入哪里啊

    你好 根據修訂后財務報表列報準則應用指南,“企業(yè)對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進行折算時,應當將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在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項目下單獨列示(其他綜合收益)”,

  • 外幣報表折算差額計入什么科目

    外幣報表差額計入到“所有者權益賬戶”當中, 年報中的“外幣報表折算差額”科目的填列方法如下: 根據修訂后財務報表列報準則應用指南,“企業(yè)對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進行折算時,應當將“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在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項目下單獨列示(其他綜合收益)”; 在準則修訂后,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應并入“其他綜合收益”項目,不再單獨列示(包括合并報表格式也應做相應調整)。 其中,包含于合并資產負債表中的“其他綜合收益”中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僅包含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部分,歸屬于少數股東的部分仍并入“少數股東權益”項目列報。

  • 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計入哪里?

    您好,外幣報表折算差額在合并資產負債表的其他綜 合收益項目

  • 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的規(guī)定,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應在哪

    外幣報表折算差額,是指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把國外子公司或分支機構以所在國家貨幣編制的財務報表折算成以記賬本位幣表達的財務報表時,由于報表項目采用不同匯率折算而形成的匯兌損益。 外幣報表折算損益是一種未實現損益,它一般不在賬簿中反映,只反映在報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