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題目里寫的銷售額是含稅還是不含稅的
是否含稅按照下面總結來把握一下:對于價格是否含稅需要在多作習題中體會總結,下面是其中的部分總結,請參考。
1.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的價格是不含增值稅。
2.普通發(fā)票上的價格是含稅的。
3.一般納稅人的銷售價格如果沒有特別指明,則是不含稅的。
4.零售價格,如果沒有特別指明,一般是含稅的。
5.價外費用的價格是含稅的。
6.隱瞞的收入是含增值稅的。
7.在企業(yè)所得稅題目中,往往給出的售價是不含稅價。
8.銷售給小規(guī)模納稅人的價格是含稅的。
9.返利收入是含稅價格
這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只是判斷時的一般規(guī)律,做題時還要具體分析。

銷售額是含稅金額嗎
營業(yè)額與銷售額是含稅的。
在實際業(yè)務操作中,報價一般多為含稅價,因為這就好像是默認的潛規(guī)則一樣。至于把含稅價再分離為不含稅價和稅金,多半為開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和企業(yè)會計在對收入入賬時應該處理的事情。過程也比較簡單。三者的關系如下所示:
含稅價=不含稅價*(1+適用稅率)
銷項稅額=不含稅價*適用稅率
含稅價=不含稅價+銷項稅額
增值稅是價外稅,所以報價時會出現含稅價與不含稅價。比如:報含稅價11700元,支付金額也是11700元,其實價格是10000元[11700/(1+17%)],稅款是1700元。報不含稅價11700元,那在支付款項時,還需要支付17%的增值稅1989元,合計支付金額為13689元。
區(qū)別:
1、側重點不同
營業(yè)額是指納稅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向對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
銷售額是指納稅人銷售貨物、提供應稅勞務或服務,從購買或接受應稅勞務方或服務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切價外費用,但是不包括向購買方收取的銷項稅額以及代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業(yè)性收費。
2、公式不同
常用營業(yè)額公式有:營業(yè)額/交易次數=平均交易單價,營業(yè)額/銷售數量=產品平均單價。
常用銷售額公式有:銷售額=銷售量×平均銷售價格。
相關問答
月銷售額不超過3萬元免征增值稅,是含稅額嗎?
小規(guī)模納稅人月銷售額不到3萬元(季9萬元)免征增值稅,銷售額應是不含稅的銷售額,對于差額征收增值稅的情況,是以差額前的銷售額作為享受3萬元免稅的確定依據。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規(guī)定:銷售額為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銷項稅額。
怎樣看題目里寫的銷售額是含稅還是不含稅的、銷售額是含稅金額嗎等相關內容今天會計學堂小編就簡單和大家介紹到這里,銷售額通常是指含稅的金額,收入才是不含增值稅的金額,在實際業(yè)務操作中,報價一般多為含稅價,因為這就好像是默認的一樣。







官方

0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094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