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專項扣除可以累計嗎

2019-11-12 09:02 來源:網(wǎng)友分享
3693
去年底,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是熱議的話題,這個備受關(guān)注的《辦法》中規(guī)定,個稅納稅人享受子女教育、繼續(xù)教育、大病醫(yī)療、房貸利息、住房租金、贍養(yǎng)老人六項專項附加扣除,那么個稅專項扣除可以累計嗎?

個稅專項扣除可以累計嗎

個稅專項扣除可以累計.如果員工未能及時報送,也可在以后月份補報,由扣繳義務人在當年剩余月份發(fā)放工資時補扣,不影響員工享受專項附加扣除.

如員工A在2019年3月份向單位首次報送其正在上幼兒園的4歲女兒相關(guān)信息,則3月份該員工可在本單位發(fā)工資時累計可扣除子女教育支出為3000元(1000元/月×3個月).到4月份該員工可在本單位發(fā)工資時累計可扣除子女教育支出為4000元(1000元/月×4個月).

如果員工一年內(nèi)都沒將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提交給扣繳義務人怎么辦?

在一個納稅年度內(nèi),員工如果沒有及時將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報送給扣繳義務人,以致在扣繳義務人預扣預繳工資、薪金所得稅時未享受扣除的,員工可以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內(nèi),向匯繳地主管稅務機關(guān)進行匯算清繳申報時辦理扣除.

對選擇由扣繳義務人申報專項附加扣除的納稅人,若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發(fā)生變化,應如何處理?

若納稅人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發(fā)生變化,納稅人可通過"個人所得稅"APP、"自然人辦稅服務平臺"網(wǎng)頁自行更新,通知扣繳義務人在扣繳客戶端中點擊【下載更新】,下載最新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或填寫《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信息表》提交給扣繳義務人.扣繳義務人在扣繳客戶端中點擊【修改】,更新填報信息.

個稅專項扣除可以累計嗎

個稅專項扣除細則

大病醫(yī)療:

扣除限額由6w提升至8w

住房租金:

直轄市、省會(首府)城市、計劃單列市及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城市的由1200/月提升至1500/月

市轄區(qū)戶籍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的由1000元/月提升至1100元/月

同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簽署國務院令,公布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修改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

加大對符合居民個人標準的境外人士稅收優(yōu)惠力度,以更好吸引境外人才;

為支持鼓勵自主創(chuàng)業(yè),對個體工商戶等經(jīng)營主體在計算經(jīng)營所得時給予家庭生計必要支出減除;

明確個人繳付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企業(yè)年金、職業(yè)年金,購買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商業(yè)健康保險、稅收遞延型商業(yè)養(yǎng)老保險的支出,以及國務院規(guī)定的其他項目可以依法扣除;

優(yōu)化與專項附加扣除政策相關(guān)的納稅服務,明確工資、薪金所得可以由扣繳義務人在扣繳稅款時減除專項附加扣除,其他綜合所得在匯算清繳時減除專項附加扣除,納稅人可以委托扣繳義務人或者其他單位和個人辦理匯算清繳.

修訂后的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自2019年1月1日起與新個人所得稅法同步施行.

此外,12月19日,國家稅務總局發(fā)布了《關(guān)于全面實施新個人所得稅法若干征管銜接問題的公告》,公布了全面實施新個人所得稅法后個稅的扣繳計算方法,自2019年1月1日起實施.

5項專項附加扣除 兩項目額度有所提升

根據(jù)新修訂的個稅法,從2019年1月1日起,計算個稅應納稅所得額,在5000元基本減除費用扣除和"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外,還可享受子女教育、繼續(xù)教育、大病醫(y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贍養(yǎng)老人等專項附加扣除.

從發(fā)布的《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來看,和此前的征求意見稿相比,大病醫(yī)療及住房租金兩項扣除標準有所提高:

大病醫(yī)療:

扣除限額由6w提升至8w

住房租金:

直轄市、省會(首府)城市、計劃單列市及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城市的由1200/月提升至1500/月.

市轄區(qū)戶籍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的由1000元/月提升至1100元/月.

居民個人預扣預繳方法

工資、薪金所得

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并按月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

計算公式: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shù))-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shù)計算.

個人所得稅預扣率(適用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

勞務報酬所得

按次或者按月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計算公式:

勞務報酬所得應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shù)

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減除費用

其中,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百分之二十計算.

個人所得稅預扣率(適用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

稿酬所得

按次或者按月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計算公式:

應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20%

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稿酬所得-減除費用

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70%計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百分之二十計算.

特許權(quán)使用費所得

按次或者按月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計算公式:

應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20%

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特許權(quán)使用費所得-減除費用

其中,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百分之二十計算.

由此可見,個稅專項扣除可以累計,如果員工未能及時報送,也可在以后月份補報,由扣繳義務人在當年剩余月份發(fā)放工資時補扣,不影響員工享受專項附加扣除.文中提到的個稅專項扣除細則是財務人員和個稅繳納者都應該了解清楚的,如果有疑問都可以及時和會計學堂老師提問.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圈子
熱門帖子
  • 會計交流群
  • 會計考證交流群
  • 會計問題解答群
會計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