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有哪些?

2019-01-23 15:36 來源:網友分享
2741
一家企業(yè)為了生產經營需要投入固定資產,在財務上,企業(yè)應該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該計提的折舊額進行系統(tǒng)分攤.那么,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有哪些?

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有哪些?

企業(yè)應當根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xiàn)方式,合理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一般來說,企業(yè)可選用的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shù)總和法等.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各種折舊方法具體內容如下:

1.年限平均法

年折舊額=(原價-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

=原價×(1-預計凈殘值/原價)÷預計使用年限

=原價×年折舊率

2.工作量法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3.雙倍余額遞減法

年折舊額=期初固定資產凈值×2/預計使用年限

最后兩年改為年限平均法

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價-累計折舊

4.年數(shù)總和法

年折舊額=(原價-預計凈殘值)×年折舊率

年折舊率用一遞減分數(shù)來表示,將逐期年數(shù)相加作為遞減分數(shù)的分母,將逐期年數(shù)倒轉順序分別作為各年遞減分數(shù)的分子.

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有哪些?

固定資產折舊的會計分錄

固定資產折舊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制造費用(生產車間計提折舊)

管理費用(企業(yè)管理部門、未使用的固定資計提折舊)

銷售費用(企業(yè)專設銷售部門計提折舊)

其他業(yè)務成本(企業(yè)出租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研發(fā)支出(企業(yè)研發(fā)無形資產時使用固定資計提折舊)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中使用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貸: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有哪些? 一般來說,企業(yè)可選用的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shù)總和法等.在對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進行選擇時,要注意: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相關問題
  •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有哪些

    固定資產折舊常用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shù)總和法等。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 老師,固定資產如何折舊,折舊方法有哪些

    常用折舊方法    1.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稱為直線法,是將固定資產的折舊均衡地分攤到各期的一種方法。采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均是等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1-預計凈利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上述計算的折舊率是按個別固定資產單獨計算的,稱為個別折舊率,即某項固定資產在一定期間的折舊額與該固定資產原價的比率。通常,企業(yè)按分類折舊來計算折舊率,計算公式如下:   某類固定資產年折舊額=(某類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清理費用)/該類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   某類固定資產月折舊額=某類固定資產年折舊額/12   某類固定資產年折舊率=該類固定資產年折舊額/該類固定資產原價×100%   采用分類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計算方法簡單,但準確性不如個別折舊率。   采用平均年限法計算固定資產折舊雖然簡單,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固定資產在不同使用年限提供的經濟效益不同,平均年限法沒有考慮這一事實。又如,固定資產在不同使用年限發(fā)生的維修費用也不一樣,平均年限法也沒有考慮這一因素。   因此,只有當固定資產各期的負荷程度相同,各期應分攤相同的折舊費時,采用平均年限法計算折舊才是合理的。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彌補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時間,不考慮使用強度的缺點,計算公式為:   每一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第一工作量折舊額   3.加速折舊法   加速折舊法也稱為快速折舊法或遞減折舊法,其特點是在固定資產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舊,后期少提折舊,從而相對加快折舊的速度,以使固定資產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補償。   常用的加速折舊法有兩種:  ?。?)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在不考慮固定資產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一期期初固定資產賬面凈值和雙倍直線法折舊額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2/預計的折舊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月折舊率   這種方法沒有考慮固定資產的殘值收入,因此不能使固定資產的賬面折余價值降低到它的預計殘值收入以下,即實行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應當在其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到期的最后兩年,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后的余額平均攤銷。   例如:某企業(yè)一固定資產的原價為10 0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200元,按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折舊,每年的折舊額為:   雙倍余額年折舊率=2/5×100%=40%   第一年應提的折舊額=10 000×40%=4000(元)   第二年應提的折舊額=(10 000-4 000)×40%=2 400(元)   第三年應提的折舊額=(6 000-2 400)×40%=1 440(元)   從第四年起改按平均年限法(直線法)計提折舊。   第四、第五年的年折舊額=(10 000-4 000-2 400-1 400-200)/2=980(元)  ?。?)年數(shù)總和法   年數(shù)總和法也稱為合計年限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凈殘值后的凈額和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shù)計算每年的折舊額,這個分數(shù)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shù),分母代表使用年數(shù)的逐年數(shù)字總和。計算公式為: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折數(shù)總和   或:年折舊率=(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1}÷2×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 固定資產常用的折舊方法有哪些?

    你好,有直線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shù)總和法

  • 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有哪些

    (1)平均年限法。   又稱直線法,是將固定資產的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各期的一種方式,各期計提的折舊額是相同的。年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價值-預計凈殘值)/折舊年限(也可是月數(shù))。   例:甲企業(yè)有一廠房,原值為300000元,預計可使用10年,預計報廢時的凈殘值為5000元,廠房采用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要求計算該廠房的年折舊額。   年折舊額:(300000-5000)/10=29500元。  ?。?)工作量法。   根據實際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計算時先計算出每單位工作量的折舊額,再根據每單位工作量的折舊額計算出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例:乙企業(yè)有一輛專門用于運貨的卡車,原值為30000元,預計總行駛里程為300000公里,(假設報廢時無凈殘值),本月行駛3000公里,要求計算該卡車的月折舊額。   解:單位工作量的折舊額=30000/300000=0.1(元/公里)   本月折舊額=3000×0.1=300元。  ?。?)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在不考慮固定資產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期初固定資產賬面凈值和雙倍的直線法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   在使用雙倍余額遞減法時要注意在最后兩年計提折舊時,將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后的凈值平均攤銷。   例:丙企業(yè)新購入一臺原值為60000元的設備,預計使用年限為4年,凈殘值

  •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方法有哪些

    你好,有四種: 1.年限平均法,即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采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的折舊額是相等的。 2.工作量法,即根據實際工作量計算每期應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 3.雙倍余額遞減法,一般應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后的凈值平均攤銷。 4.年數(shù)總和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凈殘值后的余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shù)計算每年的折舊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