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商品采購價差如何做賬

2019-05-27 18:05 來源:網友分享
2344
相信大家在日常工作中,經常碰到采購回來的商品需要退貨或者因非人為因素造成的非常損失,這種情況會產生價差,那么,物流商品采購價差如何做賬?今天,會計學堂小編翻閱了很多資料并整理出下文,希望能對您有幫助!

物流商品采購價差如何做賬

購進的時候是:

借:材料采購 50000

貸:銀行存款 50000(你是小規(guī)模納稅人,就不能抵扣進項稅)

退貨的時候

借:銀行存款 46000

貸:材料采購 46000(在銷售的時候,你要按小規(guī)模納稅率計銷項稅)

退貨不需要交!

退貨(增值稅發(fā)票已認證)進項稅額轉出 分錄怎么做(購買方)?

進項稅額轉出的會計分錄為:

借:原材料/庫存商品(紅字)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紅字)

應付賬款/應付貨款(紅字)

進項稅額轉出是企業(yè)購進的貨物發(fā)生非常損失(非經營損失),以及將購進貨物改變用途(如用于非應稅項目、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等),其抵扣的進項稅額應通過"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科目轉入有關科目,不予以抵扣。

物流商品采購價差如何做賬

在途物資和材料采購的區(qū)別有哪些?

材料采購是企業(yè)在計劃成本法下核算在途材料的采購成本的會計科目。

在途物資是用于核算企業(yè)采用實際成本進行材料、商品等物資的日常核算、貸款已付尚未驗收入庫的各種物資的采購成本。方法不同,選擇不同的科目進行核算。

計劃成本法下:購買材料

借:材料采購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入庫時

借:原材料

貸:材料采購

材料成本差異(或借方)

計劃成本法下都是要通過材料采購科目核算一下原材料的實際成本,然后入庫后再轉入原材料,未入庫的仍

舊在材料采購科目核算。實際成本法下:購買材料材料尚未入庫的:

借:在途物資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收到時

借:原材料

貸:在途物資

如果購買后原材料就入庫了,那么核算的時候就直接通過原材料科目核算,不通過在途物資科目核算,也就是說

在途物資科目核算的是實際成本法下在途的原材料的成本。

有關“物流商品采購價差如何做賬”的內容,會計學堂小編為您講解到這里,小編還為您涉及到了在途物資和材料采購的區(qū)別,希望能幫助到您更好的理解與學習。好啦,下期再見!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相關問題
圈子
熱門帖子
  • 會計交流群
  • 會計考證交流群
  • 會計問題解答群
會計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