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收賬款的損失包括什么內容?
答: 應收賬款包括應由購買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負擔的稅金、代購買方墊付的各種運雜費等 。
應收賬款是指企業(yè)在正常的經營過程中因銷售商品、產品、提供勞務等業(yè)務,應向購買單位收取的款項。
1、應收賬款是指因銷售活動或提供勞務而形成的債權,不包括應收職工欠款、應收債務人的利息等其他應收款。
2、應收賬款是指流動資產性質債權,不包括長期的債權,如購買長期債券等。
3、應收賬款是指本公司應收客戶的款項,不包括本公司付出的各類存出保證金,如投標保證金和租入包裝物等保證金等。
應收賬款是伴隨企業(yè)的銷售行為發(fā)生而形成的一項債權。因此應收賬款的確認與收入的確認密切相關。通常在確認收入的同時確認應收賬款。該賬戶按不同的購貨或接受勞務的單位設置明細賬戶進行明細核算。
應收賬款表示企業(yè)在銷售過程中被購買單位所占用的資金。企業(yè)應及時收回應收賬款以彌補企業(yè)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種耗費,保證企業(yè)持續(xù)經營;對于被拖欠的應收賬款應采取措施,組織催收;對于確實無法收回的應收賬款,凡符合壞賬條件的,應在取得有關證明并按規(guī)定程序報批后,作壞賬損失處理 。
本賬戶結構為:應收賬款是借方科目。
1、應向購貨單位收取的購買商品、材料等賬款;
2、代墊的包裝物、運雜費;
3、已沖減壞賬準備而又收回的壞賬損失;
4、已貼現(xiàn)的承兌匯票,因承兌企業(yè)無力支付的票款;
5、預收工程價款的結算;
6、其他預收貨款的結算。
7、收取購買商品、材料等賬款;
8、收回代墊的包裝費、運雜費;
9、退回的預收賬款;
10、企業(yè)的應收賬款改用商業(yè)承兌匯票結算時;
11、收到承兌的商業(yè)匯票;
12、已轉銷而又收回的壞賬損失。
借方余額:尚未收回的賬款;貸方余額:向有關單位預收款項。
應收賬款的成本包括機會成本、管理成本和壞賬成本。

如何加強應收賬款管理,有效防范風險?
答:一、提高認識,堅定控制不良應收賬款的決心。良性的資產循環(huán)是一個企業(yè)生存與發(fā)展的基本條件,因資產變現(xiàn)困難形成大量不能按期償還的應收賬款,已逐漸成為企業(yè)破產最常見的原因,隨著我國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的建立,特別是銀行商業(yè)化運作的逐步到位,這種趨勢必將進一步發(fā)展。不良應收賬款不僅能導致財務狀況的惡化,而且會危及企業(yè)的生產與發(fā)展。鑒于這種情況,企業(yè)要提高對應收賬款管理的科學認識,把不良應收賬款控制到最低水平。
二、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控制不良應收賬款的制度保證體系。一是要建立信用評價制度,即具備什么樣條件的建設單位才能達到可以墊資的信用標準和條件。二是要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對于建設單位付款方式、歸還辦法、歸還期限、違約責任等作出明確的規(guī)定,增強法律意識。三是要建立應收賬款的責任制度,明確規(guī)定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四是要建立合理的獎罰制度,并作為經濟責任制的主要指標和業(yè)績及離任審計的考核指標。五是要建立應收賬款分析制度,分析應收賬款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及制度的執(zhí)行情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控制。
三、實施全過程控制,防止不良應收賬款的產生。對應收賬款的控制,應主要控制好兩個階段:一是項目的競標簽約階段,要對業(yè)主的品質、償還能力、財務狀況等方面進行認真的調查研究,并分析其宏觀經濟政策,出具可行性研究報告,對業(yè)主的資信狀況進行評價,作出是否墊資的決策。二是項目的履約過程,項目的履約過程必須建立收款責任制,確定具體的責任人員,按照合同及時敦促業(yè)主履約并關注資信變化的情況,另一方面,對內部履約的情況,如質量、工期、結算等是否按合同規(guī)定,通過分析,對于有不良趨勢的應及時采取措施挽回損失,并防止發(fā)生變相的墊資。
四、組織專門力量,對已形成的應收賬款進行清理。由于計劃經濟條件下的盲目投資和政府性工程,使施工企業(yè)業(yè)已形成了大量的應收賬款。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加大對應收賬款清欠回收工作的力度。制定相應制度,并采取相應管理措施。對已發(fā)生的正常應收賬款,應根據不同情況,在單位負責人的分配協(xié)調下 ,有區(qū)別、有重點地開展清欠工作,加強對賬,力爭盡快回收資金;對不能正常收回的應收賬款,應加大清欠力度,采取以物抵債、讓利清收等措施強行收回;對已生成多年的壞賬,經多次清欠無結果的,可采取與經濟效益掛鉤,清賬提成的辦法;對那些有一定償還能力,對歸還欠款不重視、不積極,并以種種借口推托不還的債務單位,應適當采取訴訟方式,以法律手段強制收回。
“應收賬款的損失包括什么內容?”小編覺得很簡單,不知道大家覺得怎么樣吶?在工作中如果有拿不準的地方,可以直接小窗咨詢我們哦,老會計為大家答疑解惑哦。





 
 

 
  
  
  
  
  
  
 
 官方
 官方 
 
 0
 0 加載中...
 加載中... 知識產權認證證書
知識產權認證證書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0945號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094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