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抵免與稅收饒讓的區(qū)別
答:
由于稅收管轄權的原因,跨國收入都面臨著雙重征稅的問題。為克服雙重征稅給國際投資者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國際上普遍采用稅收抵免和稅收饒讓制度來避免雙重征稅。
所謂稅收抵免制度,是指納稅人居住國對納稅人來自國外的收入,允許在本國應納稅額中相應扣減已向收入來源國繳納的稅款。
比如路人甲居住在A國,有來自B國的收入,B國對甲征收了1萬元稅款,甲在A國應繳稅10萬元,允許扣減已向B國繳納的稅款1萬元,這樣就叫稅收抵免。
所謂稅收饒讓制度,是指居住國政府應收入來源國政府的要求,將其居民的境外所得因享受來源國給予的稅收優(yōu)惠而未實際繳納的稅款,視同已納稅款而在居住國應納稅款中給予抵免。這等于是資本輸出國減少了稅收。比如路人甲居住在A國,有來自B國的收入,B國對甲免稅,免了1萬元,甲在A國應繳稅10萬元,允許扣減B國給免除未繳納的稅款1萬元,這樣就叫稅收饒讓。
兩者的區(qū)別顯而易見:抵免是真金白銀繳了的稅款,饒讓是因為稅收優(yōu)惠政策享受到了實惠沒有實際繳納的稅款。

抵免限額的計算
抵免限額=中國境內、境外所得依法計算的應納稅總額×來源于某國(地區(qū))的應納稅所得額÷中國境內、境外應納稅所得總額(分國不分項計算)
簡易計算:抵免限額=來源于某國(地區(qū))的應納稅所得額×中國企業(yè)所得稅稅率(分國不分項計算)
?。?)一般企業(yè):稅率只能用25%。
(2)自2010年1月1日起,以境內、境外全部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指標申請并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yè),對其來源于境外所得可以按15%的優(yōu)惠稅率繳納企業(yè)所得稅,在計算境外抵免限額時,可按照15%的優(yōu)惠稅率計算境內外應納稅總額。
實際抵免境外稅額的計算
實際抵免稅額:已在境外繳納和負擔的所得稅稅額VS抵免限額,較小者;
超過抵免限額的部分,可以在以后5個年度內,用每年度抵免限額抵免當年應抵稅額后的余額進抵補。
對于稅收抵免與稅收饒讓的區(qū)別的問題,小編已經分享完畢。對于這一類不常涉及的業(yè)務,大家平時多想多做,也是沒有問題的哦。如果您覺得會計學堂是個不錯的平臺的話,也可以推薦給您身邊的小伙伴,我們有專業(yè)的講師與優(yōu)質的資源,還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果您來,我們可以共同學習,一起成長!








官方

0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094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