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所得稅計算的應付稅款法如何運用?
應付稅款法,是指本期稅前會計利潤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差異造成的影響納稅的金額直接計入當期損益,而不遞延到以后各期的會計處理方法。在應付稅款法下,不需要確認稅前會計利潤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差異造成的影響納稅的金額,因此當期計入損益的所得稅費用等于當期按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的應交所得稅。
本期的所得稅費用等于應付所得稅金額,由于暫時性差異的所得稅費用等于應付所得稅金額,由于暫時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數(shù)不作跨期分攤,故而不反映在“遞延稅款”賬戶中,只在報表附注中加以說明會計學堂。

【相關內容】
一般企業(yè)所得稅核算是采用應付稅款法還是資產(chǎn)負債表法?
所得稅費用的核算更為簡單和準確。無論未來稅率變動多少次,調整的所得稅費用均采用一次性計入方式,核算方法比損益表債務采用分次、逐次調整法更為簡化和準確。
用應付稅款法和資產(chǎn)負債表債務法計算所得稅費用,書上的文字是,前者暫時性差異不單獨核算,與本期的永久性差異同樣處理,后者更注重暫時性差異。
為稅務機關稽查提供便利。在采用資產(chǎn)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的過程中,每一暫時性差異都能夠準確地反映出與其對應的資產(chǎn)或負債,因此,稅務機關在檢查企業(yè)是否偷漏稅時可以與企業(yè)資產(chǎn)負債表對應起來,為稅務稽查提供了便利。
以企業(yè)所得稅計算作為會計的基本能力的標準也是可以的,本文討論企業(yè)所得稅應付稅款法如何運用,了解更多有關內容,盡在本網(wǎng)。





 

 
 
 
 
 
 
 
 官方
 
 0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094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