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況下當月交當月增值稅

2020-06-01 09:20 來源:網(wǎng)友分享
3790
大家都知道增值稅的話是我國的一大稅種,企業(yè)的商品,如果符合增值稅繳納條件的,應當積極申報稅收,然后按時繳納,那小伙伴就不明白了,什么情況下當月交當月增值稅?大家想要了解相關內(nèi)容可以閱讀下面這篇文章,看完此文相信能夠解答大家的疑惑.

什么情況下當月交當月增值稅

很多企業(yè)一般是當月的應交增值稅會在下月初1-15日之間交納,但這種情況不是屬于當月交當月.

交納真金白銀時,上月的一般是通過"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核算.本月交本月的通過"應交稅金-應交增內(nèi)值稅(已交稅金)"核算,如輔導期一般納稅人當月買第二次發(fā)票交的稅.

上月未交時,列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上交時借: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貸:銀行存款容;

本月交本月的,列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如輔導期一般納稅人當月買第二次發(fā)票交的稅.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貸:銀行存款.

什么情況下當月交當月增值稅

企業(yè)增值稅如何計算

從計稅原理上說,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chǎn)、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huán)節(jié)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種流轉(zhuǎn)稅.實行價外稅,也就是由消售者負擔,有增值才征稅沒增值不征稅,但在實際當中,商品新增價值或附加值在生產(chǎn)和流通過程中是很難準確計算的.因此,我國也采用國際上的普遍采用的稅款抵扣的辦法,即根據(jù)銷售商品或勞務的銷售額,按規(guī)定的稅率講算出銷項稅額,然后扣除取得該商品或勞務時所支付的增值稅款,也就是進項稅額,其差額就是增值部分應交的稅額,這種計算方法體現(xiàn)了按增值因素計稅的原現(xiàn).

公式為: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

舉例:

銷售A商品100件,不含增值稅單價80元,不含增值稅銷售額就為100*80=8000元

增值稅稅率為17%,那么A商品的銷項稅額為:8000*17%=1360元

購進A商品時,每件支付60元(含稅),總金額為100*60=6000元(含稅),應化成不含稅為:6000/(1+17%)=5128.21元,稅額為:5128.21*17%=871.79元.

以上100件A商品的新增價值為8000-5128.21(不能減6000,因為6000是含稅,要化成不含稅)=2871.79元,稅率是17%,所以應納增值稅稅額為:2871.79*17%=488.20元.但在稅法當中是不采用這種算法的,在此是為了讓你對增值部分有個更直觀的理解,才這樣舉例的,稅法上正確的算法如下:

應納增值稅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

=488.21元

備注:兩種方法算出的結(jié)果相差0.01元(488.21-488.20)是購進時6000元為含稅金額化為不含稅時之差,為正常情況,實踐中按防偽稅票上的稅額計算即可)

企業(yè)要自已開具增值稅發(fā)票,企業(yè)必須具備一般納稅人資格,對符合什么條件的企業(yè)才可以申請一般納稅人資格呢?具體如下:

(1)從事貨物生產(chǎn)式提供應稅勞務的納稅人,以及以從事貨物生產(chǎn)或提供應稅勞務為主、兼營貨物批發(fā)或零售的納稅人,年應納增值稅的銷售額在100萬元以上;

(2)從事貨物批發(fā)或零售的納稅人,以及從事貨物批發(fā)或零售為主、兼營貨物生產(chǎn)或提供應稅勞務的納稅人,年應納增值稅的銷售額在180萬元以下

(3)會計核算健全.指能準確計算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

(4)有會計從業(yè)資格證的會計人員

如果你公司的工業(yè)制造企業(yè),年應納增值稅的銷售額要達到100萬元以上;如果你公司是商業(yè)企業(yè),年應納增值稅的銷售額要達到180萬元以上,才可能被認定為一般納稅人.這是最重要的條件

從計稅原理上說,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chǎn)、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huán)節(jié)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種流轉(zhuǎn)稅.實行價外稅,也就是由消售者負擔,有增值才征稅沒增值不征稅.

什么情況下當月交當月增值稅?會計學堂小編告訴大家,一般都是當月交上個月的增值稅,不過小編還是給大家講述了本月交本月增值稅的財務處理,也給大家講解了企業(yè)增值稅的計算,本文就為大家講述到此,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繼續(xù)關注網(wǎng)站更新.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相關問題
圈子
  • 會計交流群
  • 會計考證交流群
  • 會計問題解答群
會計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