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計算年度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負

2016-10-28 16:42 來源:網友分享
2719
稅負是稅務機關對納稅人進行納稅評估使用的首要指標,也是最基本的指標,稅負計算的是否準確將對整個評估工作產生重要影響。

稅負是稅務機關對納稅人進行納稅評估使用的首要指標,也是最基本的指標,稅負計算的是否準確將對整個評估工作產生重要影響。計算年度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負主要涉及兩個指標,一個是本期應納稅額,另一個是本期應稅主營業(yè)務收入,根據(jù)《納稅評估管理辦法(試行)》規(guī)定,增值稅稅收負擔率(簡稱稅負率)=(本期應納稅額÷本期應稅主營業(yè)務收入)×100%.在實際工作中,“本期應稅主營業(yè)務收入”資料很容易找到,但是在一個年度內一般納稅人究竟應該繳納多少增值稅不是企業(yè)一個賬戶能夠直接或者全面地反映出來的,得靠手工重新計算才能得到,因此,最近出現(xiàn)了至少三種計算方法:第一種是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明細賬的全年銷項稅額累計數(shù)減去全年進項稅額累計數(shù)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款計算全年的增值稅稅負;第二種方法是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全年各月的貸方余額累計數(shù)為應納稅款計算全年的增值稅稅負;第三種方法是以“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的貸方發(fā)生額合計數(shù)為應納稅款計算全年的增值稅稅負。顯然這三種方法都是不正確的。存在的問題是:

1、第一種確定方法只有在年初1月份沒有期初留抵稅款、各月均有應納稅款、且“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其它專欄沒有發(fā)生額的情況下計算結果才會是正確的。企業(y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明細賬設有9個欄目,除“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外,貸方還設有“出口退稅”、“進項稅額轉出”、“轉出多交增值稅”3個欄目,借方設有“已交稅金”、“減免稅款”、“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款”、“轉出未交增值稅”4個專欄,除“轉出多交增值稅”和“轉出未交增值稅”2個欄目外,其他欄目如有發(fā)生額對采用全年銷項稅額累計數(shù)減去全年進項稅額累計數(shù)方法的計算結果都有影響。1月份期初留抵稅款是以后月份應納稅款的備抵數(shù),如果有期初留抵稅款也會影響2006年度的應納稅款指標的。

2、第二種方法計算結果也是不準確的。雖然是按企業(yè)全年各個月份“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貸方余額累計計算的,但企業(yè)月份中間如有“已交稅金”其計算結果就不準確。況且《增值稅檢查調賬方法》還規(guī)定:檢查結果如有應補稅款,且“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賬戶無余額時,應將補稅額記入“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賬戶:“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賬戶有借方余額但小于應補稅款時,其差額也記入“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賬戶,所以,采取第二種方法計算的結果也是不準確的。

3、第三種方法看似正確,但同樣如果企業(yè)在月份中間發(fā)生 “已交稅金”其計算結果仍是不準確的。

對一般納稅人企業(yè)全年應納增值稅正確的確定方法應該是全年“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欄目發(fā)生額加上“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的貸方發(fā)生額合計數(shù)減去“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借方轉入多交增值稅發(fā)生數(shù)后的金額?!耙呀欢惤稹狈从车氖瞧髽I(yè)在申報繳納期之前預繳的稅款:“未交增值稅”貸方發(fā)生額反映的是企業(yè)在申報繳納期應該繳納的稅款:“未交增值稅”借方轉入多交增值稅發(fā)生數(shù)反映的是企業(yè)在申報繳納期之前多預繳的稅款,是下期或以后應納稅款的抵減數(shù)。只有這樣計算才符合確定增值稅應納稅款的客觀要求,才能與企業(yè)實際發(fā)生的應納增值稅稅款相吻合。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相關文章
  • 財務審計中如何驗證存貨盤點的真實性
    財務審計中如何驗證存貨盤點的真實性?對于有庫存的企業(yè)來說,定期存貨盤點就是必備的操作。所以當審計單位在審查公司存貨盤點數(shù)據(jù)的時候,首先關注的就是公司的存貨盤點是否真實。因為只有真實的數(shù)據(jù)才能反饋出公司存貨的真實情況,今天,小編老師將結合自身的審計經驗針對這個存貨盤點真實性審查措施進行介紹,希望學員們都來閱讀下述文字,對你們學習肯定有用的。
    2025-09-23 12
  • 會計獎懲信息歸集的范圍具體包括什么
    會計獎懲信息歸集的范圍具體包括什么?不少學員們應該聽說過會計獎懲信息歸家的概念,但是對于這個制度的適用范圍可能不是很清楚的;其實根據(jù)小編老師的理解,這個歸集范圍還是比較廣泛的,從縣級政府單位機關到個人會計的獎懲信息都是可以使用的,今天,小編老師將會針對這個會計獎懲信息歸家的相關內容進行介紹,歡迎你們來閱讀下述文字,說不定有意外的收獲。
    2025-09-27 12
相關問題
圈子
熱門帖子
  • 會計交流群
  • 會計考證交流群
  • 會計問題解答群
會計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