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個人所得稅計算有哪些公式?

2018-07-13 14:24 來源:網友分享
7930
教師個人所得稅計算有哪些公式?大家對于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公式都十分的感興趣,為了解決大家的疑惑。小編整理出了一系列相關的財務知識幫助你們進行理解,具體的內容介紹請仔細閱讀下文。

教師個人所得稅計算有哪些公式?

答:工資、薪金所得適用計算方法:

1、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 -"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個稅免征額是35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實發(fā)工資=應發(fā)工資-四金-繳稅.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fā)工資-四金)-3500

扣除標準:個稅按3500元/月的起征標準算

3、如果某人的工資收入為5000元,他應納個人所得稅為:(5000-3500)×3%-0=45(元).

教師個人所得稅計算有哪些公式?

教師工資個人所得稅收怎樣計算?

問:本月工資4330元應扣個人所得稅多少元,怎么算?

應交稅金=(4330-3500)*3%=24.9元

工資個稅計算公式,應交個稅=(當月薪資收入-<由個人承擔的三險一金>-3500)*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附:新的個稅稅率表 (從2011年9月1日起實行)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1、全月應納稅額不超過1500元 稅率為3% 0

2、超過1500元至4500元 稅率為10% 105

3、超過4500元至9000元 稅率為20% 555

4、超過9000元至35000元 稅率為25% 1005

5、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 稅率為30% 2755

6、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 稅率為35% 5555

7、全月應納稅額超過80000元 稅率為45% 13505

教師個人所得稅計算有哪些公式?看完上文中會計學堂的整理和分析后,相信各位對于這方面的財務知識都有了自己的收獲和理解.更多精彩的財務會計知識請持續(xù)關注會計學堂的更新!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相關文章
  • 企業(yè)注銷時賬簿需保存多久
    企業(yè)注銷時賬簿需保存多久?通常來說,當企業(yè)注銷時公司的財務賬簿需要繼續(xù)保存10年的,這個是在相關稅法條例中都是有所規(guī)定的;但是在實際的保存案例中,不同類型賬簿在不同情況下需要保存的時間都是不同的,有些賬簿可能需要繼續(xù)保存30年等等。對此方面相關財務資料小編老師歡迎學員們來閱讀下述文章,對你們學習肯定都是有幫助的。
    2025-10-22 10
  • 品率提升怎么納入管理效益核算
    品率提升怎么納入管理效益核算?一般來說,公司產品品率的提升往往和管理效率掛鉤的,因為好的品控可以有效的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率的;但是學員們應該非常清楚,針對公司產品品率的提升還是非常復雜的,需要考慮到的因素有很多的。今天小編老師在這里將會通過績效指標量化評估和與管理效益掛鉤方面進行闡述,希望對你們學習此類知識有所幫助的。
    2025-10-28 7
  • 金稅四期如何穿透核查關聯(lián)交易定價
    金稅四期如何穿透核查關聯(lián)交易定價?根據小編老師所知,金稅四期作為目前國內普遍使用的財務系統(tǒng),稅務機構部門可以通過金稅四期的財務系統(tǒng)來核查企業(yè)的關聯(lián)交易定價的行為。具體的核查步驟可以先收集和審查相關的資料,其次有必要可以進行實地調查的額,最后就是根據調查的結果進行處理;小編老師已經整理好相關的資料給大家,建議你們可以來閱讀下述文字,說不定對你們學習有所幫助的。
    2025-10-30 5
  • 社保與個稅申報人數不一致怎么補正
    社保與個稅申報人數不一致怎么補正?很多學員們認為公司的員工社保繳納和個人呢所得稅申報的人數不一致沒有關系的,其實根據小編老師多年的稅務申報經驗,這個問題如果被稅務機構部門稽查,那么肯定是需要進行補證的,嚴重的話可能還有滯納金的處罰。關于這個問題的補證措施小編老師已經整理好給大家,有興趣的學員們都是可以來閱讀下述文章,對你們學習肯定有所啟發(fā)的。
    2025-11-03 3
相關問題
  • 增值稅,營業(yè)稅,個稅,所得稅,教育及附加這些稅金都是怎么計算的?有沒有公式

    您好,增值稅=收入*增值稅稅率 ; 營業(yè)稅取消了;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 個稅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 -“五險一金”-扣除數[3500])×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所得稅=利潤總額(其中年度的話要加上納稅調增、調減額)*25%(其中高新技術企業(yè)15%稅率,小微企業(yè)在優(yōu)惠范圍內20%稅率) 城建稅=增值稅*7%, 教育附加=增值稅*3% , 地方教育附加=增值稅*2%

  • 老師有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嗎

    新個稅扣繳計算方法來了!公告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具體預扣預繳稅款方法為:1.工資、薪金所得人所得稅預扣預繳計算方法 (1)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時,應當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并按月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計算。累計預扣預繳舉例 2019年1月,甲取得工資3萬元,個人負擔“三險一金”4000元,專項附加扣除2000元(無其他扣除項);2019年2月,甲同樣取得工資3萬元,個人負擔“三險一金”4000元,專項附加扣除2000元(無其他扣除項)。 問:甲在1月和2月分別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是多少? 如果上述工資在2018年1月和2月取得,甲兩個月應分別單獨計算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不得扣除。 每月應納稅額=(30000-4000-3500)×25%-1005=4620元。 2.由于上述工資在2019年取得,甲應按照累計預扣預繳法計算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可以扣除。 1月應納稅額=(30000-4000-5000-2000)×3%=570元; 2月應納稅額=[(30000+30000)-(4000+4000)-5000×2-(2000+2000)]×10%-1500-570=1730元。

  • 老師,如何用公式計算企業(yè)所得稅該聽哪些課

    時間:2021.07.02 標簽:公司經營 經營管理 閱讀:1058人 第一步,計算應交所得稅:應交所得稅=[利潤總額%2B費用(會計_稅法)_收入(會計_稅法)]×現(xiàn)行稅率; 第二步,計算暫時性差異(公式符號性質):暫時性差異=(資產類)賬面價值_計稅基礎;暫時性差異=(負債類)(賬面價值_計稅基礎)×(_1)%2Bx=應納稅x;_x=可抵扣x; 第三步,計算遞延所得稅負債(或資產)增長額=期末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預計轉回稅率_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余額; 第四步,做分錄(根據四科目平衡計算所得稅費用)☆所得稅費用的簡算法:所得稅費用=(利潤總額%2B永久性差異)×現(xiàn)行稅率、永久性差異=費用(會計_稅法)_收入(會計_稅法)成立條件:預計轉回稅率=現(xiàn)行稅率、特殊情況:預計轉回稅率≠現(xiàn)行稅率,則公式不成立。 聽企業(yè)所得稅法的課程

  • 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和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公式

    本月個人所得稅=(本月收入%2B累計收入額-累計扣除費用-累計專項附加扣除)*預扣率-已交稅額

  • 個人所得稅有沒有計算公式?

    2019年在進行個稅計算時,具體的計算公式為:(個人收入-5000-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對應個稅利率。 例如某人月薪1萬元,每月社保公積金繳納金額合計1000元,其有一個子女正在上學,每月可扣除1000元,那么其個人應納稅額為10000-1000-1000-5000=3000元,對比個稅利率表可計算出其個稅納稅額為:3000*3%=90元。

圈子
  • 會計交流群
  • 會計考證交流群
  • 會計問題解答群
會計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