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財務報表為什么要抵消投資收益和子公司凈利潤?
子公司實現(xiàn)利潤后要進行提取盈余公積等利潤分配,而母公司在編合并報表時因為要調成權益法,在子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是也同時在自己賬面上確認了投資收益,這部分投資收益最終也要進入自己的利潤分配提取盈余公積等。所以對子公司實現(xiàn)的利潤進行了兩次分配要抵銷掉子公司的。
子公司盈余公積是否需要抵銷,需要從編制合并財務報表的目的和盈余公積的屬性進行分析。
編制合并財務報表的目的在于反映和報告在共同控制之下的一個企業(yè)集團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xiàn)金流量的總括情況,以滿足報表使用者對該經濟主體的會計信息需求。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體現(xiàn)了實質重于形式的質量要求。而盈余公積,特別是法定盈余公積,本質上是一個法律概念,是針對法律主體而言的。因為根據(jù)我國公司法的要求,公司分配當年稅后利潤時,應當提取凈利潤的10%作為公司法定公積金。
盈余公積也是一個中國特色的概念,因為大多數(shù)國家并沒有統(tǒng)一強制要求公司根據(jù)稅后凈利潤按一定比例提取公積金,以限制股東對留存收益的分配。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公司的留存收益都是可供分配的利潤。比如,在美國,許多州對公司留存收益的分配都做出了限制性的規(guī)定。即使沒有這些法律上的限制性規(guī)定,企業(yè)同利益相關方,如債權人簽訂的契約,也可能對留存收益的分配做出限制。
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強調經濟主體,而非法律主體,在會計處理上需要突破法律主體的框架。從經濟主體的角度看,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的所有資產、負債應當視為由一個擁有一個或多個分支機構或分部的單一主體所控制。從這個意義上講,子公司應視同為一個分支機構或分部,因而不應存在實收資本、資本公積(資本溢價)和盈余公積等屬于法律主體概念的所有者權益項目,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自然應將其全額抵銷,或者更準確地說,應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中應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份額抵銷,將應歸屬于子公司少數(shù)股東的份額轉作少數(shù)股東權益。

合并財務報表中集團內部投資收益的抵消會計處理怎么做?
(一)對子公司擁有全部股權的情況下,母公司投資收益的抵消
在全資子公司中,子公司當年實現(xiàn)的凈利潤全部為母公司的投資收益。編制合并利潤表時,實際上是將母公司的營業(yè)收入、營業(yè)成本及期間費用等利潤表項目與子公司相應項目進行合并,即將子公司的凈利潤還原為合并利潤表中的營業(yè)收入、營業(yè)成本及期間費用等,為了消除子公司凈利潤重復計入母公司凈利潤中,應將母公司的投資收益和子公司當年實現(xiàn)的利潤予以抵消。因子公司的凈利潤和子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潤構成了子公司本期全部可供分配的利潤,其轉化為提取盈余公積,應付給母公司的利潤和期末未分配的利潤,這樣抵消分錄變?yōu)榻瑁骸巴顿Y收益”(母公司本年增加的投資價值);借:“年初未分配利潤”(母公司的年初未分配利潤中相當于子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潤余額的金額)。貸:“盈余公積”、“應付利潤”(子公司本年度分配利潤);貸:“年末未分配利潤”(子公司年末未分配利潤余額)。
(二)對子公司擁有部分股權的情況下,母公司投資收益的抵消
新準則規(guī)定在非全資子公司中,子公司的本期凈利潤分別屬于母公司和少數(shù)股東,屬于母公司的部分為母公司的投資收益,屬于少數(shù)股東的部分稱為少數(shù)股東收益,母公司本期投資收益、少數(shù)股東收益和子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潤構成了子公司本期可供分配的利潤。在編制合并會計報表進行抵消處理時,要同時將少數(shù)股東本期收益部分抵消。應編制借:“投資收益”、“年初未分配利潤”、“少數(shù)股東收益”。貸:“提取盈余公積”、“應付利潤”、“年末未分配利潤”項目的抵消分錄。
以上就是會計學堂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合并財務報表為什么要抵消投資收益和子公司凈利潤的全部內容了,合并財務報表中集團內部投資收益的抵消會計處理怎么做?獲取更多財務知識,請持續(xù)關注會計學堂網的更新













官方

0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094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