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總額法和凈額法的區(qū)別

2023-09-24 18:45 來源:網友分享
3586
企業(yè)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業(yè)務就是發(fā)生收入業(yè)務,可以說企業(yè)的利潤一般來說都是來源于收入,如果企業(yè)沒有收入,那么企業(yè)就無法生存下去,企業(yè)需要及時的核算自己的收入,收入的核算方法有收入總額法和凈額法,那么收入總額法和凈額法的區(qū)別在哪里呢?

收入總額法和凈額法的區(qū)別

一、定義不同

1、總額法是在確認政府補助時,將其全額一次或分次確認為收益,而不是作為相關資產賬面價值或者成本費用等的扣減.

2、凈額法是將政府補助確認為對相關資產賬面價值或者所補償成本費用等的扣減.

二、會計分錄不同

1、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

(1)總額法

取得時:

借:銀行存款(××資產)

貸:遞延收益

攤銷時:

借:遞延收益

貸:其他收益

(2)凈額法

將補助沖減相關資產賬面價值.

2、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

(1)總額法

借:銀行存款等

貸:遞延收益

借:遞延收益

貸:其他收益(與日?;顒酉嚓P)

營業(yè)外收入(與日?;顒訜o關)

(2)凈額法

借:銀行存款等

貸:遞延收益

借:遞延收益

貸:生產成本

管理費用

營業(yè)外支出等

3、政府補助下的總額法與凈額法

是指企業(yè)從政府無償取得貨幣性資產或非貨幣性資產,其主要形式包括政府對企業(yè)的無償撥款、稅后返還、財政貼息及無償給予非貨幣性資產等.政府補助分為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是指企業(yè)取得的、用于構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的長期資產的政府補助.不屬于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都歸類為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其中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準則上允許兩種會計處理方法分別是總額法和凈額法.

總額法收到政府轉入的貨幣資金或相關資產全額計入遞延收益,每期攤銷時再轉入其他收益.凈額法收到政府轉入的貨幣資金或相關資產直接沖減相關資產的賬面價值.兩種方法對比來看,總額法將相關資產和遞延收益分別處理,但是遞延收益分攤期限應該要與相關資產折舊年限相同.而凈額法先將遞延收益全額沖減相關資產的賬面價值,通過資產少計提折舊的方式來實現對損益的影響.總額法相對凈額法來說,取得資產時同時多增加了資產和負債,會導致提高資產負債率,但攤銷期內兩種方法對損益影響是相同的,所以企業(yè)更傾向于選擇凈額法.

舉例:2017年12月1日,甲公司因購買研發(fā)設備向政府部門申請政府補助,2017年 12月1日甲公司收到了政府補貼100萬元.2017年12月31日,甲公司購買該研發(fā)設備共計200萬元,預計使用壽命為10年,凈殘值為0,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2023年12月31日,甲公司設備發(fā)生毀損報廢.分別采用總額法和凈額法對甲公司政府補助進行處理.

(1) 采用總額法進行會計處理:

2017年12月1日收到政府補助100萬

借:銀行存款           100

貸:遞延收益           100

2017年12月31日購買固定資產200萬

借:固定資產           200

貸:銀行存款           200

2018年12月31日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以及攤銷遞延收益

借:研發(fā)支出--費用化支出     20

貸:累計折舊                     20

借:管理費用                     20

貸:研發(fā)支出--費用化支出 20

借:遞延收益                     10

貸:其他收益                     10

2023年12月31日甲公司設備毀損報廢

借:固定資產清理      80

累計折舊           120

貸:固定資產           200

借:營業(yè)外支出           80

貸:固定資產清理     80

借:遞延收益           40

貸:營業(yè)外收入           40

(2)采用凈額法進行會計處理:

2017年12月1日收到政府補助100萬

借:銀行存款           100

貸:遞延收益           100

2017年12月31日購買固定資產200萬

借:固定資產           200

貸:銀行存款           200

借:遞延收益           100

貸:固定資產           100

2018年12月31日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借:研發(fā)支出--費用化支出     10

貸:累計折舊              10

借:管理費用                10

貸:研發(fā)支出--費用化支出    10

2023年12月31日固定資產報廢毀損

借:固定資產清理     40

累計折舊           60

貸:固定資產           100

借:營業(yè)外支出           40

貸:固定資產清理     40

政府補助總額法和凈額法對損益影響幾乎是相同,總額法雖然計提折舊計入相關費用多,但通過對遞延收益分攤來增加收入.凈額法在取得相關資產時直接沖減了相關資產,直接減少每期計提折舊時計入相關費用的金額,故無需對遞延收益再進行攤銷.

收入總額法和凈額法的區(qū)別

三、特點不同

1、總額法:

現金折扣要到購貨客戶在折扣期內付款時才予確認.現金折扣是企業(yè)在除銷商品時,為了鼓勵銷售客戶盡早付款.規(guī)定在一定期限內付款,可以享受一定的現金折扣.

總額法是在確認政府補助時,將其全額一次或分次確認為收益,而不是作為相關資產賬面價值或者成本費用等的扣減.

如果相關長期資產投入使用后企業(yè)再取得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總額法下應當在相關資產的剩余使用壽命內按照合理、系統(tǒng)的方法將遞延收益分期計入當期收益.

如果企業(yè)先取得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再確認所購建的長期資產,總額法下應當在開始對相關資產計提折舊或進行攤銷時按照合理、系統(tǒng)的方法將遞延收益分期計入當期收益;

2、凈額法:

是對購貨客戶鼓勵盡早付款的一種辦法,購貨客戶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付款,可李受一定的折扣優(yōu)待.超過規(guī)定期限,就不能享受.

凈額法是將政府補助確認為對相關資產賬面價值或者所補償成本費用等的扣減.

收入確認的原則有那些?

收入確認的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

1. 實現原則:收入應當在經濟利益實現或者實現的可能性很大時確認.即收入必須是實際收到或者有望收到的.

2. 關聯(lián)原則:收入應當與相關的費用或成本相匹配.即收入與相關的費用或成本應當在同一會計期間內確認.

3. 可靠性原則:收入的金額應當能夠可靠地計量.即收入的金額應當能夠被準確地確定和計量.

4. 一致性原則:在相同的情況下,應當采用一致的會計政策來確認收入.即相同的交易或者事項在不同的會計期間應當采用相同的會計政策進行確認.

5. 主體原則:收入應當歸屬于實際產生收入的主體.即收入應當歸屬于實際提供產品或服務的企業(yè)或個人.

以上詳細介紹了收入總額法和凈額法的區(qū)別在哪里,也介紹了收入確認的原則有哪些.收入總額法和凈額法指的是兩種核算收入的方式,收入總額法和凈額法的區(qū)別在于二者定義不同、會計分錄不同、特點不同,收入確認的原則有實現原則、關聯(lián)原則、可靠原則、一致性原則和主體原則.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相關文章
  • 固定資產評估增值要繳所得稅嗎
    固定資產評估增值要繳所得稅嗎?通常來說,對于公司固定資產評估之后增值的部分是否需要繳納增值稅,這個小編老師認為應該是需要根據不同類型的固定資產評估增值部分來區(qū)分的,因為有些情況下固定資產評估增值是需要納稅的,有些則是不需要納稅的,這些具體的清晰分析小編老師將會在下述文字中進行一一介紹,有興趣的學員們可以來閱讀下述文章試試。
    2025-10-16 15
  • 短期內多次申請發(fā)票增量被預警怎么解
    短期內多次申請發(fā)票增量被預警怎么解?眾所周知,每一家企業(yè)每月領取發(fā)票的額度都是有規(guī)定的,當企業(yè)經營需要的發(fā)票額度不夠用時,可以按照一定程序想當地稅務機關部門申請增加額度是沒有問題;但是如果企業(yè)頻繁多次申請發(fā)票增額,那么肯定會引起稅務機構部門的注意,對此相關的解釋知識小編老師建議你們可以來閱讀下述文章,這個對你們以后處理類似問題都有幫助的。
    2025-10-23 10
  • 數電票入賬三級復核流程怎么設計
    數電票入賬三級復核流程怎么設計?通常來說,數電發(fā)票作為企業(yè)收款的憑證文件 在財務入賬的處理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依據。根據小編老師的理解,在企業(yè)數電發(fā)票的入賬過程中也是非常復雜的,常用的三級復核流程主要是包含了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部分的,小編老師也將會在下述文章中進行介紹,如果你們對此內容還有什么其他的疑問,歡迎你們來閱讀下述文章試試。
    2025-10-27 5
相關問題
圈子
熱門帖子
  • 會計交流群
  • 會計考證交流群
  • 會計問題解答群
會計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