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后,個稅抵扣信息怎么換到新公司

2019-09-18 16:22 來源:網友分享
10020
離職后,個稅抵扣信息怎么換到新公司,小編認為離職到新公司是需要重新錄入個稅專項扣除信息的,新單位要先在扣繳端新填寫你個人信息錄入,然后你才能修改代扣代繳單位,小編整理了相關文件,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離職后,個稅抵扣信息怎么換到新公司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及其實施細則若干具體問題的通知》(國稅發(fā)[2003]47號)第二條規(guī)定,負有代扣代繳義務的單位和個人,在支付款項時應按照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guī)定,將取得款項的納稅人應繳納的稅款代為扣繳,對納稅人拒絕扣繳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應暫停支付相當于納稅人應納稅款的款項,并在一日之內報告主管稅務機關.

負有代收代繳義務的單位和個人,在收取款項時應按照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guī)定,將支付款項的納稅人應繳納的稅款代為收繳,對納稅人拒絕給付的,扣繳義務人應在一日之內報告主管稅務機關.

離職后,個稅抵扣信息怎么換到新公司

正常離職后〈原單位一旦辦理社保減員、個人在稅務信息會終止〉、當你在新單位上班后、單位需要向稅務局提交你的工資單、稅務會按新的工資單進行核算所得稅.新單位要先在扣繳端新填寫你個人信息錄入,然后你才能修改代扣代繳單位.所以你需要重新錄入個稅專項扣除信息.

專項抵扣信息一經填寫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得修改,如果是個人信息的變更可以自行修改上傳至個稅系統(tǒng)也可以由單位在客戶端修改

2019年新個稅法規(guī)定個稅采用累積預扣法,即扣繳義務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以截至當前月份累計支付的工資薪金所得收入額減除累計基本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  2019年新個稅法規(guī)定個稅采用累積預扣法,即扣繳義務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以截至當前月份累計支付的工資薪金所得收入額減除累計基本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累計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預繳應納稅所得額.

以上就是離職后,個稅抵扣信息怎么換到新公司的全部內容,一定要記得在扣繳端新填寫個人信息錄入.你學會了嗎?如果在實際操作中還有其他問題,可以咨詢會計學堂在線答疑老師.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相關文章
  • 進銷項稅變動彈性異常如何自查
    進銷項稅變動彈性異常如何自查?一般來說,在稅務中所謂的增值稅進項稅額通常說的就是企業(yè)購買商品或者服務需要繳納的增值稅稅額,而銷項稅額則是對方需要繳納的增值稅稅額的;關于進銷項稅發(fā)生異常變動的情況,那么作為公司稅務人員肯定是需要對此進行自查的,具體的自查知識小編老師已經整理好給大家,希望大家可以來閱讀下述文字,對你們學習肯定有所啟發(fā)的。
    2025-10-15 11
  • 企業(yè)支付的罰息能稅前扣除嗎
    企業(yè)支付的罰息能稅前扣除嗎?關于公司支出的罰息賬款的稅前扣除,小編老師則是認為需要根據(jù)罰息的具體性質來判定的。如果是日常的罰金、罰款或者是被沒收財務產生的罰息,那么是不可以進行扣除的;但是還有一些特殊情況產生的罰息則是可以進行稅前扣除的。這些具體的資料小編老師歡迎你們來閱讀下述文章,對你們學習肯定都是有所幫助的。
    2025-10-22 5
  • 土地使用稅計稅面積怎么確定
    土地使用稅計稅面積怎么確定?很多學員們應該都知道,企業(yè)在租用土地的時候需要繳納土地使用稅,不同城鎮(zhèn)級別的土地納稅計算也是不同的;但是很多學員們是否清楚除了單價外,土地使用稅的計稅面積應該如何進出測量確定的;在實操中最為常見的方式有政府組織測量、土地使用證書以及納稅人申報等等,相關的知識建議你們可以來閱讀下述文章,對你們理解肯定有幫助的。
    2025-10-22 5
  • 個人消費發(fā)票占比超標怎么整改
    個人消費發(fā)票占比超標怎么整改?根據(jù)小編老師的理解,所謂個人消費發(fā)票的占比超標,一般會分為兩種情況的,第一種就是公司中個人消費費用發(fā)票超標報銷,另一種就是作為個體工商戶的消費費用超標等等,這兩種不同情形下的整改方式也是不同的,小編老師已經匯總好與之相關的財務資料在下述文章中,有興趣的學員們不妨來閱讀下述文章時候,也許對你們學習有所啟發(fā)的。
    2025-10-23 2
  • 上市公司備查文件精簡后怎么存
    上市公司備查文件精簡后怎么存?根據(jù)小編老師的經驗,關于上市公司財務備查文件的保存也是區(qū)分紙質文件和電子文檔兩種形式的,對于紙質類的備查文件精簡之后的保存可以裝訂成冊,然后再裝盒上架保存的;但是如果是電子文檔形式的文件,往往則是可以通過檔案管理系統(tǒng)來保存的。與之相關的知識已經整理好在下述內容中,歡迎學員們來閱讀下述內容學習。
    2025-10-23 2
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