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抵扣的進銷項如何做賬

2019-11-17 14:22 來源:網友分享
3733
作為一名財務人員對進項稅和銷項稅應該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你知道不能抵扣的進銷項如何做賬嗎?不知道怎么做的也無需擔心,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進銷項增值稅抵扣怎么做會計分錄?對此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閱讀下文做個參考,相信你們肯定能從中汲取知識.

進銷項增值稅抵扣怎么做會計分錄

進銷項增值稅抵扣分錄

1、月末,將銷項稅轉入未交稅金

借:應交稅金-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應交稅金-增值稅-未交增值稅

2、月末,將進項稅額轉入未交稅金

借:應交稅金-增值稅-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金-增值稅-進項稅額 假如月末未交增值稅是貸方余額,則應交,假如為借方余額,則為留抵.

3、當次月交納了應交稅金

借:應交稅金-增值稅-已交稅金 貸:銀行存款

4、次月將已交稅金轉銷未交增值稅

借:應交稅金-增值稅-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金-增值稅-已交稅金 這樣,本月應交增值稅各科目核算完成. 假如沒有應交稅金,那么留抵稅額還保留在未交增值稅借方,留次月抵扣.

不能抵扣的進銷項如何做賬

不能抵扣的進銷項如何做賬

購進時沒認證: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待認證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待發(fā)票認證后: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交稅費-待認證進項稅額

這種情況在實際當中的確存在,比如一些企業(yè)會有稅負指標,當期想多交點稅,于是希望暫時不認證,等到需要進行抵扣的月份再進行認證抵扣.但是對于當期的進項稅不想抵扣,需要注意增值稅發(fā)票的抵扣期限: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增值稅扣稅憑證抵扣期限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617號)的規(guī)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取得2010年1月1日以后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公路內河貨物運輸業(yè)統(tǒng)一發(fā)票和機動車銷售統(tǒng)一發(fā)票,應在開具之日起180日內到稅務機關辦理認證(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第11號,如果一般納稅人取得2017年7月1日以后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和和機動車銷售統(tǒng)一發(fā)票,認證期限調整為360日),并在認證通過的次月申報期內,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抵扣進項稅額.

因此,如果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在當月進行認證了的,除特殊情況外(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78號中規(guī)定的情況),應當在次月申報抵扣,否則將造成進項不能抵扣的風險.

很多企業(yè)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常常會進行一些納稅籌劃.可是納稅籌劃并不像你想象中那樣簡單!

進項發(fā)票無法抵扣怎么做賬

企業(yè)在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時,由于使用商品使用在不能丟的項目上,不能抵扣,但可以認證,認證以后做進行稅額轉出即可.

以下詳細說明需要記入"進項稅額轉出"的幾種情況的會計處理.

1、非應稅項目:用于非應稅項目等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的進項稅額轉出進項稅額轉出例:某企業(yè)對廠房進行改建,領用本廠購進的原材料1500元,應將原材料價值加上進項稅額255(17%)元計入在建工程工程成本(注:購入材料貨物或應稅勞務用于與增值稅生產經營相關的,不用做進項稅額轉出).其會計處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 1755

貸:原材料 15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255

2、免稅項目:用于免稅項目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的進項稅額轉出

例:某自行車廠既生產自行車,又生產供殘疾人專用的輪椅.為生產輪椅領用原材料1000元,購進原材料時支付進項稅170元,其會計處理如下:

借:基本生產成本--輪椅 1170

貸:原材料 1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170

3、集體福利:用于集體福利和個人消費的進項稅額轉出

例:某企業(yè)維修內部職工浴室領用原材料20000元,其中購買原材料時抵扣進項稅3400元,其會計處理如下: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費(浴池維修) 23400

貸:原材料 2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3400

4、非正常損失: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非正常損失的進項稅額轉出.

如果企業(yè)購進的貨物發(fā)生非正常損失,其價值為零,進項稅額無法抵扣,應作為進項稅額轉出處理;企業(yè)自產、委托加工的貨物比如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和產成品,其價值同樣為零,所耗用的購進貨物的進項稅額無法抵扣,也應作為進項稅額轉出處理.

不能抵扣的進銷項如何做賬?看完本文相信大家應該知道怎么做了.如果您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想要獲得更多的會計實操、會計職稱、稅務實務等課程內容,就咨詢會計學堂在線答疑老師,他們一定能為你答疑解難.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相關問題
圈子
熱門帖子
  • 會計交流群
  • 會計考證交流群
  • 會計問題解答群
會計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