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李夢露
于2020-08-04 21:45 發(fā)布 ??1752次瀏覽
鄒老師
職稱: 注冊稅務(wù)師+中級會計師
2020-08-04 21:48
你好,收到扶貧項目資金(??顚S茫?;銀行存款,貸;專項應付款。發(fā)工資,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貸;銀行存款。
李夢露 追問
2020-08-04 21:52
職工薪酬直接在借方核算嗎?
鄒老師 解答
你好,發(fā)放的時候,應付職工薪酬是在借方核算的計提的時候,應付職工薪酬在貸方核算
2020-08-04 21:53
也是要先計提的對吧?我們是公司先借錢發(fā)放的,后收到政府撥款(??顚S茫?/p>
2020-08-04 21:55
你好,發(fā)放工資之前需要做一筆計提分錄的 先借錢發(fā)放的,借款的時候,借;銀行存款等科目,貸;其他應付款發(fā)放工資,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貸;銀行存款后收到政府撥款(??顚S茫?,借;銀行存款,貸;專項應付款
2020-08-04 21:56
10萬是整理茶園的工人工資(臨時工),10萬是簽的三年合同的制茶師(公司職工)。我具體如何計提,分別用哪個科目核算?
2020-08-04 22:11
計提到哪里呢?茶園工資計提到(生產(chǎn)性生物資產(chǎn))那生產(chǎn)加工的制茶師要計提到哪里?老師
2020-08-04 23:50
你好,生產(chǎn)加工的制茶師的工資,借;制造費用,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整理茶園的工人工資(臨時工),借;生產(chǎn)性生物資產(chǎn),貸;銀行存款等科目
2020-08-05 08:05
老師制茶師的工資必須入制造費用嗎?能不能入別的?
2020-08-05 08:32
你好,制茶師的工資,因為是生產(chǎn)茶葉成品發(fā)生的費用支出,應當計入制造費用科目核算,并不應當計入其他科目的
2020-08-05 08:42
老師,收到撥款,借:銀行存款 貸:專項應付款 (購買材料)借:原材料 貸:銀行存款 (發(fā)放和自用)借:專項應付款(農(nóng)民部分) 借:生產(chǎn)性生物資產(chǎn)(公司自用)貸:原材料。老師這是完整的分錄,應該沒問題吧
2020-08-05 08:44
你好,第二個分錄,購買材料貸方不涉及專項應付款科目
2020-08-05 08:46
老師第二個是沒涉及,涉及的是第三個,發(fā)放給農(nóng)民的是減少專項應付款,形成資產(chǎn)的就增加資產(chǎn)
2020-08-05 08:48
你好,是什么原因會把專項應付款發(fā)放給農(nóng)民呢?
2020-08-05 08:49
??顚S弥付ǖ模ǚ鲐氻椖浚?/p>
2020-08-05 08:51
你好,即使是扶貧項目,那收到計入專項應付款貸方使用的時候也是減少貨幣資金,而不是直接沖銷專項應付款的如果你這個款項有一部分是需要給到農(nóng)民的,那收到的時候計入其他應付款(代收代付),而不是專項應付款的專項應付款是單位收到 自己使用的,不需要給到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的
2020-08-05 08:53
要求是所有總共100萬都要先通過專項應付款核算
2020-08-05 08:54
你好,這100萬中有一部分是需要轉(zhuǎn)付給農(nóng)民的嗎?
2020-08-05 09:00
是的,先全部按專項應付款核算,在發(fā)分發(fā)給公司和農(nóng)戶
2020-08-05 09:02
你好,這100萬中有一部分是需要轉(zhuǎn)付給農(nóng)民的,那就需要把需要轉(zhuǎn)付給農(nóng)民的計入其他應付款,屬于單位的部分才計入專項應付款,而不是全額計入專項應付款
微信里點“發(fā)現(xiàn)”,掃一下
二維碼便可將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鄒老師 | 官方答疑老師
職稱:注冊稅務(wù)師+中級會計師
★ 4.99 解題: 624786 個
應網(wǎng)絡(luò)實名制要求,完成實名認證后才可以發(fā)表文章視頻等內(nèi)容,以保護賬號安全。 (點擊去認證)
李夢露 追問
2020-08-04 21:52
鄒老師 解答
2020-08-04 21:52
李夢露 追問
2020-08-04 21:53
鄒老師 解答
2020-08-04 21:55
李夢露 追問
2020-08-04 21:56
李夢露 追問
2020-08-04 22:11
鄒老師 解答
2020-08-04 23:50
李夢露 追問
2020-08-05 08:05
鄒老師 解答
2020-08-05 08:32
李夢露 追問
2020-08-05 08:42
鄒老師 解答
2020-08-05 08:44
李夢露 追問
2020-08-05 08:46
鄒老師 解答
2020-08-05 08:48
李夢露 追問
2020-08-05 08:49
鄒老師 解答
2020-08-05 08:51
李夢露 追問
2020-08-05 08:53
鄒老師 解答
2020-08-05 08:54
李夢露 追問
2020-08-05 09:00
鄒老師 解答
2020-08-05 09:02